首页> 中文学位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鉴定及疗效分析
【6h】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鉴定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一: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问卷调查表

展开▼

摘要

目的:从妊娠期VVC发病的高危因素、菌种分布、药敏鉴定、临床疗效和阴道微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妊娠期VVC作为研究组、非妊娠期VVC对照一组和妊娠期非WC为对照二组,每组100例。对研究组与对照二组,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妊娠WC发病的高危因素。对研究组和对照一组对象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假丝酵母菌菌种的鉴定、药敏试验、临床疗效和微生态评价;分析研究组与对照一组的菌种分布、微生态评价的统计结果;分析研究组不同菌种的对克霉唑敏感性、临床疗效和微生态评价的关系。
   结果:⑴妊娠期VVC组与妊娠非VVC组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是文化程度较低,既往有人流、引产史,怀孕前的体重指数>25,怀孕前患过念珠菌性阴道炎,怀孕期间同过房,平时所穿内裤多为化纤紧身内裤,在非经期有用卫生护垫的习惯,平时有阴道冲洗的习惯。⑵妊娠期VVC和非妊娠期VVC在菌种的分布上进行比较,两组菌种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非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布上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妊娠期VVC菌种分布与药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白假丝酵母菌的对克霉唑敏感性显著高于非白假丝酵母菌。⑷妊娠期VVC的菌种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白假丝酵母菌的单疗程治愈率显著高于非白假丝酵母菌。⑸妊娠期VVC和非妊娠期VVC在pH、过氧化氢、优势菌和炎性反应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⑹妊娠期VVC和非妊娠期VVC在菌群多样性和菌群密集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妊娠期VVC的菌群多样性菌和群密集显著大于非妊娠期VVC。⑺妊娠期VVC的阴道微生态得分值与菌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妊娠期VVC的阴道微生态分值显著高于非假丝酵母菌。⑻妊娠期VVC的阴道微生态得分值与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妊娠期VVC的阴道微生态分值高者单疗程治愈率显著升高。
   结论:①孕妇文化程度较低,既往有人流、引产史,怀孕前的体重指数>25,怀孕前患过念珠菌性阴道炎,怀孕期间同过房,平时所穿内裤多为化纤紧身内裤,在非经期有用卫生护垫的习惯,平时有阴道冲洗的习惯,这些都是孕期患VVC的高危因素。②妊娠期和非妊娠期VVC感染最主要的菌种都是白假丝酵母菌,两组在菌种分布上无差异,但在非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布上有所差异。③妊娠期VVC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对克霉唑敏感性和单疗程治愈率高于非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④妊娠期VVC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中菌群多样性和菌群密集度要显著大于非妊娠期VVC。⑤妊娠期VVC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阴道微生态评分和单疗程治愈率高于感染非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⑥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的菌种鉴定和阴道微生态评价对妊娠期VVC的诊疗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