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6h】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附录一: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在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⑴检测15种抗不动杆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鲍曼不动杆菌(CDSAB)和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该类菌感染提供依据。⑵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multiplex PCR)检测234株临床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OXA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情况,探讨其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分子机制。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234株临床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克隆株分析,阐述其耐药株的分子流行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①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5种抗不动杆菌药物对56株CDSAB和178株CNS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②采用multiplex PCR技术检测OXA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分型。③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酶切234株CDSAB和CNSAB的染色体,PFGE对其进行克隆株的检测分析。
   结果:⑴2003年至2007年,CNSAB/CDSAB分离菌株数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CNSAB异常增多,高达109株,占全部CNSAB的61.2%(109/178)。多粘菌素B对CDSAB和CNSAB的体外抗菌活性最高,敏感率均为100%;其次为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约80%的CDSAB和约95%的CNSAB对二者敏感或中介。⑵本组234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有blaOXA-51-like基因。其中119株检出blaOXA-23-like基因,占50.85%;105株检出blaOXA-58-like基因,占44.87%;1株检出blaOXA-24-like基因;4株检出blaISAbal-OXA-51基因。OXA-58型主要集中在2003年~2004年,余年份都有检出。OXA-23型在2005年首次发现,2009年检出101株,占84.87%(101/119)。⑶本组234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发现13个克隆,其中A、G、H克隆占全部菌株的91.9%。A克隆菌100株占42.7%(100/234),2003年~2009年均有检出,主要分布于ICU(63株)等科室,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和舒巴坦耐药率较低;G克隆菌96株占41.0%(96/234),仅在2009年检出,主要分布于ICU(43株)、呼吸科(27株)等科室,对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耐药率较高。H克隆菌在2007年发现,共检出19株占8.1%(19/234)。
   结论:①本组2002年至2009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CDSAB和CNSAB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②本组23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blaOXA-58-like基因和blaOXA-23-like基因,产OXA-58型酶菌株是我院临床长期存在的流行株,产OXA-23型酶菌株从2005年开始出现,2009年检出率最高。③A克隆菌是我院2003年以来的流行克隆株;G克隆菌仅出现在2009年,在ICU等10个科室均有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是造成2009年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流行传播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