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价值
【6h】

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第一部分 机会性筛查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粪便DNA检测在机会性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致谢

附录一: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三 结直肠肿瘤筛查调查表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展开▼

摘要

[目的]
   1.初步探讨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2.比较粪便DNA检测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在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寻找一种更适于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的无创性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选择2011.11.1~2012.8.1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门诊就诊的患者,设计结直肠肿瘤筛查调查表,登记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群作为筛查对象,通过与既往普查结果相比较,统计分析机会性筛查结直肠肿瘤的检出率、人群参与机会性筛查的依从性,以及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腺瘤组在病变部位、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收集粪便标本,进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提取粪便DNA,采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APC、P53、K-ras三个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突变情况,比较粪便DNA检测和IFOBT在结直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1.入选机会性筛查结直肠肿瘤的患者573例,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为90.05%(516/57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检出率为4.48%(25/516),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检出率为32.75%(169/516),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为36.63%(189/516)。
   2.收集合格粪便标本并完成IFOBT患者共432例,全部人群、CRC组、CRA组、正常组IFOBT阳性率分别为17.13%(74/432)、14.29%(2/14)、13.82%(17/123)、18.64%(55/295); IFOBT筛查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为13.87%(19/137),特异性为81.36%(240/295)。
   3.APC、P53、K-ras基因在CRC组的突变率分别为21.43%(3/14)、50.00%(7/14)、42.86%(6/14),在CRA组的突变率分别为20.00%(12/60)、23.33%(14/60)、16.67%(10/60),在正常组的突变率分别为3.33%(1/30)、0%(0/30)、0%(0/30); APC、P53、K-ras基因单独检测的突变率在CRC组、CRA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RC组、CRA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APC、P53、K-ras基因筛查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0.27%(15/74)和96.67%(29/30)、28.38%(21/74)和100%(30/30)、21.62%(16/74)和100%(30/30)。
   4.三个基因联合检测在CRC组、CRA组、正常组突变率分别为57.14%(8/14)、30.00%(18/60)、3.33%(1/30);粪便DNA联合检测在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14%(26/74)、96.67%(29/30)。
   5.粪便DNA联合检测CRC组、CRA组的敏感性高于IFOBT(P1<0.05;P2<0.05);粪便DNA联合检测CRC组、CRA组的敏感性均高于正常组(P1<0.05;P2<0.05);粪便DNA联合检测CRC组、CRA组的的特异性高于IFOBT(P1<0.05;P2<0.05)。
   [结论]
   1.机会性筛查可能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结直肠肿瘤筛查模式。
   2.粪便DNA联合检测在无创性筛查结直肠肿瘤中具有可行性。
   3.粪便DNA检测与IFOBT方法相比,在机会性筛查结直肠肿瘤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是一种更适合于结直肠肿瘤筛查的无创性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