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批评性多模态话语分析
【6h】

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批评性多模态话语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Data Collection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artoon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artoons

2.2.1 Non-linguistic Perspective

2.2.2 Linguistic Perspective

2.3 Previous Studies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2.3.1 Defini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2.3.2 Previous Studies of Mui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3.2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3.2.1 Introduction to MDA

3.2.2 Visual Grammar

3.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3.3.1 Overview of CDA

3.3.2 Ideology,Power and Control

3.3.3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3.4 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the Present Study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4.1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ted Carto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DA

4.1.1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s

4.1.2 Interactive Meanings

4.1.3 Compositional Meanings

4.2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ted Cartoons

4.2.1 What Is Going On?

4.2.2 Who Is Involved?

4.2.3 In What Relations?

4.2.4 What i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What is Going On?

4.3 Comparative Explan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ted Cartoons

4.3.1 Socio-cultural Context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ted Cartoons

4.3.2 Power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ted Cartoons

4.3.3 Ideologi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ted Cartoon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展开▼

摘要

报刊政治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多模态语篇,通常由图像和文字模态构成,在诸如报纸、杂志等当代媒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主要借助夸张、比喻以及讽刺等艺术手法来对某些特定的人物或时事发表评论,同时也包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分别根植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差异也体现在两国的报刊漫画中。因此,本文试图对中美报刊中的政治漫画的进行比较,以期找出二者在意义建构上的异同,并由此发掘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不同。
  本文对系统功能语法、视觉语法和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进行整合将其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展开对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比较分析。通过对选自中国新闻漫画网和纽约时报(网络版)的40幅有关乌克兰危机的政治漫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建构再现意义方面,中美报刊政治漫画中都运用了行动和象征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以及分析过程较多地使用于美国报刊政治漫画中以更深刻地表征意义。此外,二者的不同再现意义也体现在诸如普京和北极熊等参与者在漫画中出现频率的不同上。
  第二,就由接触、距离、视点和情态构成的互动意义而言,大多数中美报刊政治漫画为“提供”类图像,采用中长镜头。而且,正面视角、平视、感官的编码取向和抽象的编码取向也应用于多数中美报刊漫画中。但不同的是抽象的编码取向在美国漫画中的使用频率高于中国漫画。
  第三,在构图意义上,大多数中美报刊漫画使用了上下方和左右方的构图方式、前景和相对尺寸来表征信息值和显著性。但是,二者中的新信息是不同的,美国漫画较多地运用了色调的对比来实现显著性。不仅如此,分割线、空间和颜色的不连续等取景手段在美国漫画中的使用频率也多于中国漫画。
  第四,中美报刊政治漫画通过不同的方式所构建的多模态意义也不尽相同,集中体现在普京和俄罗斯在两国漫画中的形象截然不同,由此反映出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美国报刊漫画中充斥着对普京和俄罗斯的指责,而中国漫画则更多地凸显中国更加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及其与俄罗斯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与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本文有关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觉语法和Fairclough三维分析模式的框架下对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这三者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国报刊漫画向美国漫画的学习借鉴,也有助于读者在阅读中培养对漫画和其他多模态语篇的批评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