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边远贫困村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D村为例
【6h】

边远贫困村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D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背景及意义

1.3研究综述

1.4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5可持续生计相关的理论基础

2D村农户的生计现状

2.1自然资本

2.2农户所拥有的物质资本

2.3农户拥有的金融资本

2.4农户的人力资本

2.5农户的社会资本

2.6贫困农户对如何实现可持续生计方式的期望

3D村农户现有生计非持续的原因

3.1自然条件因素

3.2人力资本条件因素

3.3相关部门政策实施存在严重的不足

4 实现边远贫困村落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

4.1加强农村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村贸易结合

4.2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4.3提升农户自身的文化素养及谋生技能

4.4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农民工回村就业

4.5加强对农户教育及技术的培训以提升贫困农户的生计能力

4.6根据实际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4.7紧跟国家反贫困路线,落实农户可持续生计措施

4.8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

4.9因地制宜,引进新的农业科学技术

5 总结与展望

5.1研究总结

5.2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从最初的救济帮助、笼统式的扶贫到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实施的精准扶贫,都体现了国家对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视。生计作为农户生存的基本需求,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乃至整个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边远贫困村落农户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生计,走上小康之路,并将有限的生计资源合理的使用在解决扶贫问题及提升农户生计能力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D村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贫困村落,主要由土家族、侗族、苗族组成,本文选择生活在D村的少数民族贫困农户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村落贫困农户生计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以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及可行能力理论为依据,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村落贫困农户的生计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该村落贫困农户生计资本拥有的现状和遇到生计风险时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等方面分析该村落贫困农户生计非持续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分析总结得出该贫困村落农户生计非持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及贫困农户个人文化素养所造成的。
  本文在调查分析贵州省铜仁市D村贫困农户现有生计资本拥有情况的基础上,从贫困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这五个维度分析了贫困农户的生计现状和当前所面临的生计风险并提出了关于实现边远贫困村落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可持续生计框架的五大资本背景下,依照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紧紧围绕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依据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贫困村落、农户及可持续生计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其次,运用了实地考察法、结构与半结构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D村贫困农户的生计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出了评估,分别从该村落贫困农户生计所处的外部环境、拥有的生计资本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村落贫困农户生计非持续的原因及所面临的问题,对贫困农户的生计状况进行了分类描述并特别关注了贫困农户的生计风险问题,从环境、经济、社会以及农户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贫困农户生计风险的因素;最后,从该村落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以下九点关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1)加强农村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村贸易结合;(2)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3)提升农户自身的文化素养及谋生技能;(4)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农民工回村就业;(5)加强对农户教育及技术的培训以提升贫困农户的生计能力;(6)相关部门需根据实际做好各项保障工作;(7)要紧跟国家反贫困路线,落实农户可持续生计措施;(8)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9)因地制宜,引进新的农业科学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