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和核内整合的关系
【6h】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和核内整合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第一部分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mtDNA微卫星不稳定的影响

Ⅰ胃癌及其部前病变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参考文献

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炎症反应和IL-8活性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Ⅲ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线粒体DNA微卫星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胃粘膜细胞核内线粒体DNA整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与bcl-2、bax mRNA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结 论

致 谢

照 片

文献综述一线粒体DNA突变与肿瘤发生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三幽门螺杆菌细菌毒素VacA和CagA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研究采用改良的Giemsa染色、H.pylori免疫组化染色及PCR方法检测了CSG(32例)、CAG(20例)、IM(15例)、Dys(10例)、GC(30例)及其AGC的H.pylori感染以及CagA表达状态.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癌旁组织H.pylori感染率及CagA<'+>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胃癌组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间H. pylori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CagA<'+>H.pylori感染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 采用悉尼标准对胃粘膜炎症进行记分、分级,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正常对照(20例)、CSG(32例)、CAG(20例)、GU(20例)和DU(40例)患者胃粘膜IL-8活性.结果发现:H.pylori感染率和IL-8水平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高.H.pylori感染和CagA<'+>H.pylori感染胃粘膜IL-8水平分别显著高于非H.pylori感染和CagA<'->H.pylori胃粘膜(p<0.05-0.01). 采用酚/氯仿方法提取胃粘膜组织总DNA,长距离PCR方法扩增全长序列mtDNA,并对此PCR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以长距离PCR产物为模板,采用PCR-SSCP检测2个D-loop、6个编码区mtDNA微卫星序列,凝胶电泳结果采用银染显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1.H.pylori感染可能与胃癌前病变的发生有关.2.胃粘膜H.pylori感染以及H.pyloriCagA的表达状态与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以及胃粘膜IL-8含量密切相关.胃粘膜炎症反应可能是H.pylori感染的主要致病机制之一,而IL-8可能介导了H.pylori感染相关的胃粘膜炎症.3.H.pylori感染可能与胃粘膜细胞mtMSI发生有关;mtMSI的发生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