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登革病毒广州2002年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登革病毒感染ECV304细胞分子机制的初探
【6h】

登革病毒广州2002年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登革病毒感染ECV304细胞分子机制的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写一览表

第一部分登革病毒广州2002年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进化分析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登革病毒感染对ECV304细胞整合素β1和β3分布及表达的影响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 片

全文结论

致 谢

文献综述一 登革病毒的序列分析及毒力进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整合素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登革(dengue,DEN)病毒是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根据E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DEN-1,DEN-2,DEN-3和DEN-4四个血清型.病毒基因组约含11000个核苷酸,编码三种结构蛋白和七种非结构(nonstructural,NS)蛋白,其顺序依次为:5'-C-Pre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3',DEN病毒是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引起登革热(classical dengue 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ndrome,DHF/DSS)的病原体.该实验采集2002年9月就诊于广州市传染病医院的可疑DF病人(年龄在23~57岁,性别12男,8女)的血清20份.采血时间为发热16hr至11天不等,采血后当天分离血清后冷藏带回,-70℃保存.该实验中的结果显示:2002年广州DF流行为DEN-1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基因型为IV型.序列分析、动物实验、细胞感染实验及数千名感染者仅有DF表现等资料提示该分离株的毒力可能较弱.

著录项

  • 作者

    张俊磊;

  •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安静;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373.33;
  • 关键词

    登革病毒; DEN-1/GZ2002株; 进化分析; 毒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