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干预及其对周围动脉硬化的影响
【6h】

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干预及其对周围动脉硬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 言

第一部分 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干预的随访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第二部分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周围动脉硬化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全文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干预

在读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以糖尿病和(或)糖耐量异常(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高血压、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MS中的每一项组份都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时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更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心血管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MS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MS患者综合干预的疗效评估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对我科就诊的确诊为MS、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的患者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强化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ticlifechange,TLC)和药物干预的措施,观察MS各组份的疗效。并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周围动硬化脉的影响。以期为MS及其周围动脉病变的更好防治提供临床参考。 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2年至2004年在我科诊治的患者330例,平均年龄59岁,随访时间6-18月,平均随访时间9月。共320例患者坚持到随访结束,随访率96.9%。经综合干预患者中有199例测定踝肱指数,以未进行综合干预的患者1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周围动脉病变情况。MS诊断标准按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腹型肥胖按亚洲标准),EH按照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T2DM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 二、方法及指标1.相关指标监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释放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腹围、体脂和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部分患者采用英国Huntleigh公司生产的多普勒血管数字博士仪测定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pressureindexABPI)。 2.干预及随访情况患者于我科初次诊治时详细询问患者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和治疗情况,记录于MS相关的危险因素调查表,随后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戒烟、戒酒、坚持服药、自我监测。于结束时再次问卷调查生活方式和治疗情况,部分生活方式的指标进行量化,重复测定相关指标。 主要研究结果一、综合干预结果1.TLC综合干预后患者在限盐、规律运动、低脂饮食、控制主食量、牛奶制品摄入、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膳食纤维摄入和戒酒的依从性等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吸烟改善不明显; 2.经综合干预后,患者在SBP、DBP、FPG、TG、LDL-C水平和BMI有显著下降,HDL-C水平有显著升高,WC和体重水平未出现显著差异; 3.FPG、TG、HDL-C和LDL-C达标率明显提高,WC未出现明显差异,血压按NCEP-ATPⅢ标准,SBP达标率未出现明显增加,而按WHO标准则达标率明显上升,DBP按两种标准均出现达标率明显上升; 4.目前降压药物仍以钙拮抗剂69例(30.4%)、ACEI类48例(21.2%)和复方降压制剂49例(21.6%)使用较为多见,干预后患者服用β-受体阻断剂有明显提高(12例,5.3%vs23例,10.1%,P<0.05)。 二、综合干预对周围动脉硬化的影响1.MS组出现周围动脉硬化者明显高于T2DM组(38.9%vs19.6%,P<0.05)和EH组(38.9%vs14.3%,P<0.05); 2.与ABPI正常组比较,MS组出现周围动脉狭窄的患者FPG、TG和DBP显著增高;发生周围动脉钙化的患者的FPG、TG、WC、SBP和DBP水平显著增高,HDL-C显著降低。 3.综合干预组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但的BMI、LDL-C、DBP和F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增高;干预组周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干预组中坚持规律运动者较未规律运动者周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1.7%vs39.2%,P<0.05);吸烟的患者较未吸烟患者周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66.0%vs22.0%,P<0.05);规律服药者较未规律服药者周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6.9%vs51.2%,P<0.05). 结论1.综合干预有助于患者改善部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规律服药和定期随访的依从性,提高MS不同组份的治疗达标率,但吸烟、腹型肥胖等还与个人生活习惯,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对于MS的治疗应强调药物和非药物结合的多种危险因素干预。 2.MS患者周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H和T2DM患者,周围动脉硬化与血脂紊乱、腹型肥胖、高血压和血糖增高密切相关。 3.通过多种危险因素控制有助于提高MS的治疗达标率,防治血管病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