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T-1,CGRP,TXA/PGI在颅脑创伤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6h】

ET-1,CGRP,TXA/PGI在颅脑创伤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颅脑创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脑血管痉挛观察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T-1,CGRP,TXA2/PGI2与颅脑创伤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致 谢

图 片

文献综述 内皮素在创伤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研究生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在制作颅脑创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展变化及ET-1,CGRP,TXA2/PGl2在体液中表达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ET-1,CGRP,TXA2/PGI2与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为研究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及防治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 方法:四月龄成年大白兔48只,用流体冲击液压伤装置制作中重度颅脑创伤的动物模型。每只兔子分别于伤前,伤后1天,伤后3天,伤后7天行颅脑TCD检查,测定兔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经心脏取血及小脑延髓池穿刺取脑脊液,应用放免法测定兔血液及脑脊液中ET-1,CGRP,TXA2,PGI2浓度。分别于伤前,伤后1天,伤后3天,伤后7天相应时间点随机抽取12只兔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抽取4只兔做双侧颈动脉灌注,取基底动脉行病理检查,观察创伤后基底动脉壁,内皮细胞光镜及电镜下变化。 结果:1、模型动物制作成功,颅脑创伤后均现出抽搐,对侧下肢肌力改变,跛行,食量减少、拒食、体重下降、毛发散乱及自洁性差,持续约2-3天。2、伤后1天、3天、7天基底动脉峰值血流速度与伤前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伤后3天较伤后1天、7天基底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升高更明显,且之间差异显著(P<0.05),呈现高尖的高阻高流频谱。3、造影显示伤前兔颅内血管各级各分支显影清晰,脑血流循环时间正常。伤后各时间点DSA检查见基底动脉与伤前相比较口径变小(P<0.05),各分支显影差,脑血流循环时间延长,尤以伤后3天最为明显,见管壁走形僵硬,造影剂滞留及不显影。4、光镜观察:伤前动脉壁内膜光滑,内弹力膜无皱折,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伤后基底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内弹力膜皱折,厚薄不一,有断续,内皮细胞部分脱落。血管平滑肌空泡变性,部分坏死,胞核固缩。外膜增生,可见纤维细胞增多,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伤后3天最为明显。5、电镜观察:伤前基底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正常,内皮细胞形态无异常,与基底膜连接及细胞间连接紧密,平滑肌细胞肌丝排列规则。伤后内皮细胞变性,细胞间紧密连接扩大或消失,部分或完全脱落,内弹力膜裸露,胞浆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胞浆空泡形成。内弹力膜明显皱缩,呈驼峰状。平滑肌细胞变性,中膜增厚。伤后3天最为明显。6、血液中ET-1其浓度变化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而脑脊液中ET-1浓度变化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同步。颅脑创伤后早期(第1天)脑脊液和血液中CGRP浓度即明显升高,第3天时达高峰。TXA2/PGI2变化与脑血流速度的增加完全同步,创伤后迟发的脑血管痉挛与脑脊液及血浆中TXA2/PGI2高度相关。 结论:1、流体冲击致兔脑创伤模型存在迟发的脑血管痉挛,在血流动力学,影像学,组织病理学上能够较好的模拟临床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是研究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良好模型;2、TCD作为一种无创的可持续监测的脑血流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脑血管痉挛和脑供血的改变,在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3、CVS时血管壁可发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光、电镜下的形态学改变;4、迟发的创伤后脑血管痉挛与ET-1在血液中的浓度无相关,可能与ET-1在脑脊液中浓度有关;5、颅脑创伤后CGRP在血液及脑脊液中的浓度均有升高,但升高的CGRP并不能拮抗缩血管作用;6、创伤后迟发的脑血管痉挛与脑脊液及血浆中TXA2/PGI2高度相关,TXA2/PGI2可能是迟发的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