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炎症性痛大鼠脊髓后角CRH表达及鞘内预注CRH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6h】

炎症性痛大鼠脊髓后角CRH表达及鞘内预注CRH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常用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引言

实验一福尔马林炎症性痛诱导大鼠脊髓后角CRH表达

实验二福尔马林炎症性痛鞘内预注CRH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全文总结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镇痛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撰写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实验采用福尔马林炎症性痛模型观察在炎症性痛和痛觉敏化过程中CRH在脊髓后角的表达变化特点;研究CRH鞘内预注对福尔马林诱发的痛及痛觉敏化时的痛行为学改变和脊髓后角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鞘内预注CRH是否具有抗伤害性效应。 方法: 1.福尔马林炎症性痛诱导大鼠脊髓后角CRH表达变化 大鼠随机分为5组(n=6):Oh对照组、2h组、12h组、24h组、48h组,其中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只作正常生理状态下空白对照。实验组动物右足跖部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0.1ml致炎症性疼痛模型,并于注射后2h、12h、24h、48h分别取L4-5脊髓节段脊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测CRH表达变化。 2.福尔马林炎症性痛鞘内预注CRH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采用福尔马林炎症性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n=8),分别于福尔马林刺激前10min鞘内预注:生理盐水20μl(NF组);CRH0.25μg(C1F组);CRH0.5μg(C2F组);CRH1.0μg(C3F组);芬太尼0.25μg(TF组);CRH0.5μg+芬太尼0.25μg(CTF组);提前1h腹腔内注射CP-154,526(10mg/kg)后鞘内给予CRH0.5μg(CPF组)。各组分别在福尔马林刺激后记录1h内每5min为一时间段的缩腿舔爪时间之和,在15min、30min、60min、120min4个时相点分别检测热辐射刺激甩尾反射潜伏期即痛阈的变化,并于2h后检测脊髓后角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产物Fos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0h组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CRH表达为阴性。2h组、12h组、24h组、48h组在福尔马林刺激后各组脊髓后角神经元细胞胞浆CRH染色呈阳性,细颗粒状,呈棕黄色,胞核不染色,且集中分布在脊髓后角Ⅰ-Ⅱ层。与Oh组比较,2h组、12h组、24h组、48h组CRH阳性细胞数目增多、IOD值增加显著(P<0.01)。24h组与2h组比较差异明显,达到高峰。48h组与24h组比较表达明显减弱,但与24h组比较仍有差异,还没有恢复至正常状态。 2.与NF组比较,C2F组的第二相缩腿舔爪时间明显缩短(P<0.05),CTF组的第一、二相缩腿舔爪缩短最为明显(P<0.01)。 3.NF组在福尔马林刺激后在15、30、60、120min痛阈明显降低,说明机体处于痛觉敏化状态。C2F组抑制痛阈的下降(P<0.05),CTF组与C2F组、TF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可显著抑制痛阈的下降。 4.C2F组、TF组和CTF组与NF组比较,Fos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和IOD值减少(P<0.05),c-fos基因表达被抑制,其中CTF组抑制最为显著。 5.鞘内预注CRH0.25μg、0.5μg、0.1μg,只有0.5μg显示一定程度的抗伤害性刺激、镇痛作用。CPF组在缩腿舔爪时间、痛阈和Fos蛋白表达方面均与C2F组差异明显而与NF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1.在福尔马林炎症性痛及痛觉敏化的过程中,脊髓后角浅层CRH表达呈阳性,强度随时程递增,以24h最为显著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表明CRH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能参与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制,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痛觉的调制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 2.鞘内预注CRH能抑制福尔马林大鼠致痛模型第二时相的伤害性行为,抑制痛阈的下降,抑制脊髓后角c-fos基因的表达,阻滞伤害性感受进一步上传,抑制中枢敏感化,发挥抗伤害性效应,并且这种效应不呈剂量依赖性。 3.鞘内预注CRH的抗伤害性效应可以被全身应用CRH1R的特异性拮抗剂所抵消,表明在脊髓水平CRH的抗伤害性作用可能与CRH1R密切相关。 4.单独鞘内预注CRH具有抗伤害性作用,在与芬太尼联合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提示在脊髓水平CRH可以协同增强芬太尼的超前镇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