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影响
【6h】

中药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前言

实验一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复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二 蒲黄对大鼠血清脂质、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三 蒲黄对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全文结论

致谢

附 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研究概述

文献综述二:蒲黄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 中药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具有活血化瘀,利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黄具有调节血脂,保护内皮细胞,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当中具有重要意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功能缺陷是引起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LDLR功能缺陷和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NO是目前公认的内皮功能标志物之一,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脂质浸润、炎性反应、血栓形成和血管重塑等多种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但其作用具有两面性。MDA是体内脂质过氧化的产物,它的水平升高易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本实验拟观察蒲黄对Wistar大鼠血脂含量、血清NO、MDA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蒲黄抗AS的机制。 方法: 1、蒲黄混悬液的制备:将适量蒸馏水加入蒲黄花粉中,振荡混匀,配置成0.2g/ml、0,4g/ml、0.8g/ml三种浓度的蒲黄混悬液。 2、AS大鼠模型的复制: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蒲黄低剂量组、蒲黄中剂量组、蒲黄高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蒲黄低剂量组、蒲黄中剂量组、蒲黄高剂量组在实验开始第一天予以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60万单位/kg体重,并喂饲高脂饲料。空白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后,喂饲普通饲料。自造模开始,蒲黄低剂量组每日予以0.2g/ml的蒲黄混悬液0.1ml/kg体重(合生药2g/kg-d)灌胃;蒲黄中剂量组每日予以0.4g/ml的蒲黄混悬液0.1ml/kg体重(合生药4g/kg-d)灌胃;蒲黄高剂量组每日予以0.8g/m的蒲黄混悬液0.1ml/kg体重(合生药8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3、蒲黄混悬液的药效动物实验:各组大鼠分别于喂养六周后、八周后摘眼球取血,酶法检测血脂含量;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血清NO、MDA含量;脱颈椎处死大鼠,取肝脏,提取总RNA,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LDLR mRNA的表达;取主动脉分别以肉眼、光镜观察内膜形态变化。 结果: 1、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空白对照组大鼠毛色光泽,活动自如,活泼,饮食正常。模型组喂饲高脂饲料,于实验初期体重增长较快,皮下脂肪厚,但随着实验进展,毛发色泽暗淡,活动减少,精神状态差,进食量减少;蒲黄三个剂量组好于模型组。 2、血脂含量的变化 模型组TC、TG、LDL-C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DL-C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蒲黄高剂量组TC、TG、LDL-C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HDL-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蒲黄低、中剂量组TC、TG、LDL-C、HDL-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血清NO和MDA含量的变化 模型组NO、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蒲黄三个剂量组MD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4、蒲黄对大鼠肝脏LDLR mRNA表达的影响 模型组LDLR mRNA相对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蒲黄高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蒲黄低、中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高剂量的蒲黄可以上调大鼠肝脏LDLR mRNA的表达,调节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从而起到抗AS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