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XCL12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CXCL12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离、原代培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CXCL12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少突细胞前体细胞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以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所支配区域感觉、运动功能及排尿、排便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高发性、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SCI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此也给患者、家人、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目前对于SCI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SCI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SCI的治疗仍是医学界一个有待攻克的难题。可见,开展SCI的治疗研究是一个急迫且具有科学和社会意义的课题。
  SCI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损伤过程:既包括受伤当时的直接机械暴力本身对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等的离断、破坏所引起的原发性损伤,又包括损伤后一段时间内的炎症反应、组织水肿、组织缺氧、组织缺血、脂质过氧化作用、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钙离子超载通路激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继发性级联损伤。SCI在直接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同时,还可引起少突胶质细胞大量死亡,进而导致轴突脱髓鞘改变,严重影响机体各种神经功能的发挥。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是少突胶质细胞系发育的起始细胞,是还未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一方面,OPCs具较强的增殖能力,能够在体内快速增殖;另一方面,OPCs能在特定信号因子的作用下定向迁移,最终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已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OPCs细胞移植,OPCs能够在体内存活,促进髓鞘形成,最终明显改善SCI大鼠的运动、神经功能。
  趋化因子除了早期发现的对炎症细胞、骨髓细胞起传统的趋化作用外,现在还发现在胚胎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CXCL12/CXCR4,起着介导神经元前体细胞向最终功能区域定向迁移的作用。在病理条件下,CXCL12/CXCR4分子更是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过程密切相关。已有文献报道:CXCL12对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神经胶质瘤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初级小胶质细胞、神经前体细胞等多种细胞增殖、分化等生长均具有一定影响。也有发现CXCL12可以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and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变化来影响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CXCL12也有可能以类似的作用机制参与由神经前体细胞分化而来的OPCs增殖、分化过程的调控。
  目的:
  本实验拟行OPCs的分离纯化,建立其体外培养模型,观察其在体外生长、增殖情况。探索CXCL12对OPCs增殖的影响,并检测CXCR4、CXCR7、MMP9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好的了解OPCs增殖、分化特性,为后期研究移植后的OPCs在体内存活、增殖、分化调节,脱髓鞘轴突的再髓鞘化,轴突的再生,最终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方法:
  1.选用出生48小时(hour,h)内的SD大鼠,取大脑皮质组织,用振荡分离、差速贴壁等方法分离、纯化、培养获得OP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根据早期OPCs细胞膜上特异性的表达PDGFR-α,行分离获得的OPCs鉴定。将OPCs转入定向分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OPCs诱导中晚期O4、MBP表达,行少突胶质细胞成熟情况的鉴定。
  2.体外条件下,用CCK-8法检测OPCs在不同浓度的CXCL12(0ng/mL、5ng/mL、10ng/mL、20ng/mL)培养条件下,在不同时间点(0h、24h、48h、72h)的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PCs在不同浓度的CXCL12作用72h后下游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
  3.在20ng/mL的CXCL12培养条件下,选用经过筛选后能够有效干扰OPCs的CXCR4、CXCR7表达的CXCR4 siRNA、CXCR7 siRNA分别干扰CXCR4、CXCR7蛋白表达。用CCK-8检测各实验组(CXCL12、CXCL12+con siRNA、CXCL12+CXCR4siRNA、CXCL12+CXCR7 siRNA) OPCs在不同时间点(0h、24h、48h、72h)的增殖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PCs各实验组条件下作用72h后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情况。
  4.利用经过筛选后能够有效干扰CXCR4、CXCR7下游的MMP9表达的MMP9siRNA干扰MMP9表达,然后CCK-8检测在20ng/mL的CXCL12条件下OPCs在各时间点(0h、24h、48h、72h)的增殖情况。
  结果:
  1.在原代培养第9-10天,细胞呈明显分层生长态势,利用振荡分离、差速贴壁方法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OPCs。刚开始细胞胞体较小,直径6~10μm,近似的呈圆形,为折光性较强的小亮点,有的胞体开始有细小的两极细胞突起或者三极细胞突起出现。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后OPCs能特异性表达PDGFR-α,定向分化培养后,OPCs趋于成熟,周围纤细突起较未诱导前稍增多,细胞胞体增大,诱导中期O4表达呈阳性,诱导晚期胞体网状纤细突起更加明显,呈“树枝状”甚至“蜘蛛网状”分布,MBP表达呈阳性,是成熟的髓鞘形成细胞。
  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培养基中CXCL12浓度增加,OPCs增殖作用逐渐增强,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在一定范围的培养时间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OPCs增殖逐渐增强,CXCR4、CXCR7、MMP9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与0ng/mL相比,20ng/mLCXCL12作用72h后,OPCs增殖及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增加最明显(P<0.05)。
  3.用CXCR4siRNA、CXCR7siRNA分别干扰CXCR4、CXCR7蛋白表达后,OPCs在各时间点的增殖均逐渐受到抑制,培养72h后差异最显著(P<0.05、P<0.05),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培养72h后差异最显著(P<0.05、P<0.01)。
  4.单独用MMP9 siRNA干扰MMP9表达后,OPCs增殖同样受到抑制,增殖作用降低(P<0.05)。
  结论:
  1.本实验通过振荡分离、差速贴壁法分离获得了实验所需的原代OP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继续存活,分化成熟。
  2.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CXCL12能够明显促进OPCs的增殖,这种促增殖作用与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