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翻开后的变奏——试论书籍设计的“五感”
【6h】

翻开后的变奏——试论书籍设计的“五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视觉——书籍设计的信息与传达

第一节 六面体书籍的封面

第二节 空间虚实

第三节 书籍整体的视线流

一、书籍形态的变化

二、在混沌与秩序中探游

第二章触觉——书籍设计的材料与工艺

第一节 材料的正确选择

一、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设计手段

二、材料自身属性特征(纸)

三、读者阅读过程

第二节 工艺技术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

第三节 材料与工艺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味觉——书籍设计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一、时间上的传统与现代

二、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气韵

第二节 品味的多元性——各种因素影响下的书籍设计

第三节 书籍设计的风格

第四章 嗅觉——阅读与互动

第一节 沟通的根本

第二节 感动的萌芽

第五章听觉——书籍设计的愉悦感

第一节 翻书有声——听书籍的声音

第二节 就是这样

第三节 这样就好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书籍是为我们提供能够浏览跨越时间和空间,美不可言的信息平台。翻开书页,像朝圣者那样虔诚,面对知识顶礼膜拜。书为成长提供精神滋养,为活在这个世上赢得一束光亮,为平生增添一份幽深飘逸。纸纹页声沉盈促缓,在翻开的过程中尽情领受一种阅读的美感。经过精心设计的书籍已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他有了自己的表情,心情,并可以透过设计传达书中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这五感去感受他。 书籍五感的概念最早是由杉浦康平先生提出的,初次看到这一概念的时候,对我的触动很深,以往接触书籍设计时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并没有将书籍当成是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去对待。所以,选择了这个题目,浅谈对书籍五感的感受。 书籍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手段之一,不同于人们之间面对面,以及收看电视,收听收音机这样的信息传播手段,书籍作为印刷品,读者只能看见由多页经印刷后的纸张或其他材料组合在一起的有机六面体,读者并不能看见作者,也听不见作者的声音,因此,必须能够从印刷页面上的东西来理解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理念又是什么,这正是书籍设计所能派上用场的地方。书籍经过设计以某种特有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在第一时间刺激我们的视觉,我们所看到的也会第一时间映射给大脑,做出相应的判断。那么,设计如何带动视觉的移动方向,这就需要明确书籍信息的时空构造意义,以在信息传达设计中注入流动,循环,渗透的概念。 书是一种生活化的东西,它给人丰富的触觉经验。书的大小厚薄,轻重,软硬以及它的材质,印刷工艺和装订方法,都影响着读者的感觉。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番话高度概括了工巧的美感与天地自然,材质特性以及与能工巧匠的技艺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件艺术品,都离不开工巧美。因此工艺,制作技术在这里已升华到审美层次,成为书籍形态创造中的一个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语言,它可以有效地延伸和扩展设计者的艺术构思,形成创造以审美趣味,静美的工艺所散发的形式意味,对提升书籍的内涵与艺术品味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材料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的特征、纹理、色质、重量、印刷效果,对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是令人惊叹的,材料的特性有助于更充分地表现设计意图。所以合理地组合与并置工艺技术和材料将使书籍的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信息传递量得到增值。 “翻开”是书籍从概念进入现实的临界点。设计师所有的理想,所有的美学追求,都必须在“翻开”之后接受考验。而信息的原始创造者--作者的意思表达能否被准确,便捷,优美地传达到读者那么去,必须要在“翻开”之后,通过读者的阅读来验证。那么这时书就需要有自己的声音,翻书有声,设计有声,这些声音交汇在一起,述说着书自己的故事。听,书籍在说话。 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常会刺激大脑,引发其他的感觉。翻阅书籍,可以闻嗅到它的气,质,情。 味觉,是对书籍的品味,在品味书中内容的同时,也是对书籍设计情感的品味,品味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时代特征,语言情感。德国著名书籍设计家G·A·卡德威有一段精彩的感悟:“当我们从头到尾去阅读书籍时,无疑最重要的部分是理念--一种‘物质之精神’的创造。作为物化的书籍,我们所创造出刻划着时代印记的美--给现在的以至于将来的书籍爱好者带来的快乐永远流传下去。而在新鲜的外表下,无形又不可见的即是我们深藏其中的传统。我们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书籍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研究书籍五感,传达出新时期书籍设计的目的目标,将运动着的书籍设计新思想带入到书籍设计中,使其超越固有的设计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文献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国内外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或达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研究命题和研究框架。收集的文献形式包括:1,公开出版和发行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及网络资料。2,相关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论文资料。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如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时间上的比较。对实践研究的方法就是结合日常作业及在实习中所做的设计经验进行提取分析。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