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视角
【6h】

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海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与资源基地,也是国家安全防御的前沿阵地,又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事务的舞台,关系着国家的根本利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相关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有关这方面的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而中国海洋国土有近半存在争议,受此影响,中国的海上安全问题也更加复杂。随着国际海洋竞争的白热化,陆地资源的减少及人口不断的增加,突显海洋资源的战略价值越来越重要,各国为了国家长远的生存与发展,无不积极制定海洋战略,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本文的问题意识或者创新之处就在于试图建立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类型建构”。首先,本文认为,世界上的海洋法律争议层出不穷,形态万千,例如法律上的行为、动机、因果关系、不同的法律形态之描述和概括等等,要完全把它们囊括入几个抽象的法律概念,这是一种学术神话,故传统抽象化的方法实在力不能逮。再者,海洋法律争议事实层出不穷,且随时代的发展变动不居,要完全对之进行条分缕析地具体化研究也不可能,更无必要,也有违法律规范化的本质。
  因此,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海洋法的理论和实践,达到确实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目的,本文认为,现在有必要对上述两种问题进行重新整合和归位,这也正是本文所力图阐明的“类型”的方法论意蕴所在。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厘清《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主权、管辖权、海洋权利和海洋权益等多个概念,针对不同类型的争端提供不同的解决路径,为解决诸如划界、岛屿主权归属等海洋争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与此同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依据,详尽介绍各类型化争端的内容,并结合中国海洋法实践中的现状预测未来中国海洋政策、海洋法制发展的新方向。除此之外。本文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研究者,甚至政府重视海洋权益争端即将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重新思考我国现行的海洋政策,并投入更多的研究,以提供解决之策。
  本论文依上述研究目的,依次如下铺陈论述:
  第一章绪论
  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洋权益争端类型化研究概述
  重点分析类型化研究在海洋法中的运用。本章通过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主权、管辖权、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做一类型化探讨。同时回顾了海洋法制定的发展历史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编纂经过,以期对海洋法各项权利规定有较为宏观和完整的概念。
  第三章主权类型争端
  本章主要说明主权的演变和国际法的发展,并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内水、领海、岛屿制度来说明海洋法中的主权问题,指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岛屿主权界定的缺失,通过中国、越南南海岛礁争端的具体案例做出回应。
  第四章管辖权类型争端
  本章共列出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内容,来说明海洋法中管辖权的问题,并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各该海域所作的规定作整理、归纳、分析比较,获得该海域中与管辖权有关的规定,从而达到廓清基本的概念,以便于在讨论各种海域管辖权时有更明晰的界定。
  第五章海洋权益类型争端——以中国为中心
  本章通过对中国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梳理,特别是重点介绍和分析了海洋利益的类型和意涵。同时指出了当前中国海洋权益在东海、南海和黄海所面临的现实海洋利益问题,这是对海洋权益争端类型化分析的递进,并初步探讨了和平解决相关利益争端的途径。举出南中国海“无瑕号”事件、中日“冲之鸟礁”争议案例,通过前几章的分析理论成果,来说明这些案例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各权利归属有关的问题,为我国今后解决相关海洋争端的实践,提供一定的路径参考。
  第六章结论
  针对以上各章节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权利类型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与看法,并对海洋争端的解决机制提出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王倩;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民族学(边疆政治方向)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吴楚克;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海洋法;
  • 关键词

    海洋争端; 权益保护; 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