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式——“农超对接”
【6h】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式——“农超对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相关动态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概述

第一节 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早期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三、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四、合作经济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及分类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第四节 国外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农民合作社

二、日本的农协

三、荷兰的农民合作社

第二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出现的新形式——“农超对接”

第一节 “农超对接’’概述

一、“农超对接”的涵义

二、“农超对接"的发起过程

第二节 推出“农超对接”的现实原因

一、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

二、流通渠道抬高农产品成本

三、农民出售产品难度大,增产不增收

四、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五、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大量形成

第三节 “农超对接”可行性的理论解释

一、交易成本过高导致传统农产品市场低效

二、“农超对接”带来的多赢效应分析

第四节 中国“农超对接”开展的现状

一、“农超对接”的发展情况

二、“农超对接”的有效模式: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

第三章 “农超对接’’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农超对接”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机遇

一、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二、获取配套财政资金的扶持

三、享受“农超对接”过程中的税费优惠

四、获取稳定的经济利益

五、增加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第二节 “农超对接”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挑战

一、传统小农生产模式面对现代化零售企业

二、传统生产技术面对超市采购标准

三、落后的设施设备面对长距离配送

四、传统买卖意识面对现代化经营理念

五、信息不对称、谈判地位不平等面对市场化经济主体

第四章 “农超对接’’形式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的保障推动措施

一、加大并落实各项政策的扶持力度

二、拓宽金融保障渠道

三、增加农业实用科技投入

四、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平台

五、培育农产品现代流通人才

六、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超市的协同促进措施

一、增加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销售比重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三、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助指导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完善措施

一、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二、加强标准化生产体系

三、优化组织管理体系

四、提高规模生产能力

五、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类合作社中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合作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能够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帮助农民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农产品加工升级和出口,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道顺畅的产品销售桥梁,能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并推动农业生产走上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道路,进而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意义,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43万家,实有入社农户3870多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的第四大市场主体,成为近几年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大突出亮点。
   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等各种不利影响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小农民和大市场间的桥梁”的作用有了新的推手——“农超对接”。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8]487号),正式启动了“农超对接”的相关试点。之后,中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推进“农超对接”的开展,并对其相关试点工作做出了工作指导。在大力推行“农超对接”的背景下,也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内容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梳理了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基本问题,阐述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介绍国外典型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总结其经验启示。其次,在概括介绍“农超对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推出“农超对接”现实上的必要性和经济学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及现阶段“农超对接”的发展状况。再次,分析了在“农超对接”新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如获取政府政策的支持、获取配套财政资金的扶持、享受“农超对接”过程中的税费优惠、获取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并增加农产品的品牌效应等;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诸如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超市采购标准、市场化的交易谈判方式等。最后,文中分别从政府的保障推动措施、超市的协同促进措施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完善措施三个方面对“农超对接”形式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总结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
   在内容的创新点上,第一,“农超对接”是2008年底才开始试点的一个新项目,本文是首次系统地探讨在“农超对接”新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第二,“农超对接”涉及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超市三个主要的主体,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全面归纳分析了在这一新形式下其发展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第三,“农超对接”是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规模、走向现代化、走向市场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式,因此本文提出必须通过不断优化外部政策条件、促进自我完善等多方面来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较快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