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角帆蚌与繁殖和珍珠质分泌相关组织的显微结构研究
【6h】

三角帆蚌与繁殖和珍珠质分泌相关组织的显微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

1.1淡水蚌的种类

1.2淡水蚌类与繁殖相关组织的研究

1.3淡水蚌类与珍珠形成相关组织的研究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与意义

2.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三角帆蚌鳃组织学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

3.1外观形态结构

3.2显微形态结构

4讨论

4.1非繁殖期内、外鳃结构与功能

4.2繁殖前期内、外鳃的结构与功能

4.3外鳃结构与繁殖的关系

4.4内、外鳃在机体防御中的作用

5本章小结

第三章三角帆蚌生殖腺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

3.1生殖细胞的发生

3.2性腺发育分期

3.3人工授精

4讨论

4.1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

4.2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

4.3性腺发育

4.4三角帆蚌在粤西地区的繁殖适应性及养殖方案的改进

5本章小结

第四章三角帆蚌外套膜与珍珠囊的显微结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

3.1外套膜

3.2珍珠囊

4讨论

4.1外套膜内、外表皮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4.2外套膜内、外表皮的分泌特点与作用

4.3珍珠囊的形成

4.4珍珠囊表皮细胞与珍珠分泌

4.5三角帆蚌在粤西地区育珠的可行性分析

5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作者简历及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三角帆蚌为国内的主要淡水育珠蚌,在粤西地区没发现有自然分布群体。而粤西地区没有冬寒,天然饵料丰富,发展淡水珍珠蚌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粤西地区引进三角帆蚌,可以解决在其自然分布区冬季生长缓慢的问题,并能够促进南方淡水珍珠业的发展。本试验主要研究三角帆蚌在粤西地区的适应性,通过对与繁殖相关的组织——鳃、生殖腺进行组织学研究及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探讨在粤西地区三角帆蚌自然繁殖与人工繁殖的可行性,并对外套膜和珍珠囊两种与珍珠形成相关的组织进行了显微观察,为在粤西地区进行三角帆蚌的育珠提供基础参考资料。试验样品(鳃、性腺、外套膜与珍珠囊)以Bouin's固定液固定,系列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切片(7 μm),H.E染色,用Leica DM 4000B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1.通过对三角帆蚌与繁殖相关的组织学研究,发现在引进三角帆蚌的第一年中,三角帆蚌鳃发育良好,性腺能够发育成熟,但是未进行自然繁殖,其在粤西地区的自然繁殖状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4月至5月,三角帆蚌外鳃发育膨大,但显微观察,鳃腔中未发现成熟的卵细胞或受精卵;对性腺进行组织学研究后发现,性腺能够发育至成熟期,但是成熟的卵细胞不能正常的排放到外鳃中。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南移的三角帆蚌,由于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卵细胞出现滞育现象,即三角帆蚌对新环境在繁殖上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在繁殖季节,粤西地区的水温(25℃-28℃)较自然繁殖区内的水温(18℃)高,对繁殖有一定的影响。在对三角帆蚌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发现其精子在水中能存活30min,部分卵细胞受精膜举起,有的可以发育到两细胞期,但未见到进一步发育,其人工状态下的受精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雌性生殖细胞发生的过程中,在滤泡内壁周围有较多的营养颗粒,能为卵母细胞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母细胞具胶质卵膜,细胞核内发现有多核仁现象。精子的发生除了一般的分裂形式外,还有“桑椹胚”途径,这两种途径都能够形成成熟的精子,精子一般为子弹头形。“桑椹胚”途径是一种多核分裂的形式,它经过精原细胞期、II型初级精母细胞期、II型次级精母细胞期、II型精细胞期、精子期。“桑椹胚”结构中,子细胞形态一致,相互之间有胞质相连,在发育和分化程度上基本一致,当形成成熟的精子时,“桑椹胚”结构外囊破裂,精子被释放出来,然后排到滤泡中央。且通过“桑椹胚”途径形成的精子与一般分裂形成的精子形态上未观察到差异,也未发现有畸形现象。 2 通过对三角帆蚌外套膜与珍珠囊的组织学研究,发现南移蚌(实验贝)的外套膜和珍珠囊发育良好,能够分泌珠质形成珍珠,从育珠效果也可以体现在粤西地区育珠是可行的。三角帆蚌外套膜主要由内、外表皮和中间的结缔组织及肌纤维构成。内表皮主要由在矮柱状上皮细胞和I、II型分泌细胞组成,外表皮主要由高柱状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柱状上皮细胞大小基本一致,而且紧密排列在结缔组织基膜上。结缔组织较丰富,主要为泡状组织,肌纤维主要分布在近上皮处。内表皮细胞的分泌活动表现为连续性和持续性,外表皮的分泌活动表现为节律性和区段性。珍珠囊表皮由柱状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这两类细胞表现出一定的分泌能力,其分泌活动也变现出节律性和区段型。珍珠囊外层表皮为单层上皮,主要有柱状细胞、I型分泌细胞、II型分泌细胞。与外套膜内表皮相比,珍珠囊外层的分泌细胞更多,其分泌活动更旺盛。

著录项

  • 作者

    骆大鹏;

  •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 学科 水产养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祥勇,王梅芳;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966.221;
  •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繁殖; 珍珠质分泌; 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