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096)VP6和NS38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6h】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096)VP6和NS38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代理获取

摘要

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且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是草鱼养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主要危害草鱼鱼种,严重影响着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预防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GCRV与其它的鱼类呼肠孤病毒之间无交叉抗原,且不同病毒株之间也存在着抗原性差异。有研究表明VP6蛋白诱导中和抗体效价较高,NS38蛋白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次之。进一步了解VP6和NS38蛋白的免疫原性有助于完善草鱼出血病的免疫预防方法。病毒入侵宿主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使细胞发生病变,致使宿主发病死亡。深入了解GCRV的侵染机制,找到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对病害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本实验以草鱼呼肠孤病毒株096(GCRV096)为研究对象,克隆表达VP6和NS38基因,研究VP6和NS38蛋白的免疫原性;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GCRV096 VP6和NS38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克隆VP6和NS38基因,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P6及pET28a-NS38,然后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纯化目的蛋白。用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别与CIK细胞孵育12h、24h、48h,然后对CIK细胞进行病毒感染13h,荧光定量分析不同时间CIK细胞中VP6及NS38基因的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VP6和NS38蛋白引发CIK细胞免疫效应的强度随孵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强,48h时免疫效应最好,VP6蛋白表现的更为明显。用GCRV096感染CIK细胞(蛋白孵育48h)4h、8h、13h,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孵育8h时VP6蛋白引发的免疫效应最强,而NS38蛋白是4h。
  分别将VP6和NS38基因克隆到诱饵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质粒pGBKT7-VP6及pGBKT7-NS38,转化酵母菌株Y2HGold,并对诱饵质粒进行自激活作用及毒性检测,结果表明诱饵质粒构建成功。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草鱼肾脏细胞(CIK)的全长cDNA文库,其文库容量为2.4×106,文库滴度为6.44×107cfu/mL。将含有诱饵质粒的Y2HGold菌株与含有文库质粒的Y187菌株相融合,按照MatehmarkerTM GoldYeast Two-Hybrid System操作手册筛选阳性克隆,通过高选择性培养基确定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酵母质粒,再转化大肠杆菌并提纯质粒DNA,将其与诱饵质粒共转化酵母菌株Y2HGold,确定相互作用,并对阳性克隆中插入的cDNA进行测序分析。在VP6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中得到4株阳性克隆,经比对分析得到两种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其中一种与glye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高度同源,另一种未找到典型的同源蛋白;而。NS38蛋白得到3株阳性克隆,经比对分析得到两种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其中一种与40S核糖体蛋白S16亚基高度同源,另一种未找到典型的同源蛋白。
  本论文对GCRV096 VP6和NS38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为草鱼出血病的免疫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VP6和NS38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为进一步研究VP6与NS38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对探讨GCRV的侵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