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抗凝血性能研究
【6h】

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抗凝血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1.文献综述

1.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1.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1.1.2血栓的形成机制

1.1.3与血液相容性有关的高分子材料本体结构

1.1.4高分子材料本体结构与抗凝血性能关系的假说

1.2聚酯纤维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

1.3凝血机理及抗凝系统

1.3.1凝血机理

1.3.2抗凝系统

1.4生物医用材料抗凝血性能的表征与评价

1.4.1生物医用材料与血液接触的主要试验方法

1.4.2体外抗凝血性能常用的评价方法

1.5高分子材料织物与血液相容性

1.5.1医用纺织品

1.5.2医用纺织品的开发

1.6现状及展望

1.7本课题研究意义

2.实验部分

2.1合成

2.1.1常规聚酯的合成(实验室0.5L小釜聚合)

2.1.2常规聚酯的合成(仪征化纤公司300L釜聚合)

2.1.3添加纳米ZnO粉体的聚酯的合成(实验室0.5L小釜聚合)

2.1.4添加纳米ZnO粉体的聚酯的合成(仪征化纤公司300L釜聚合)

2.1.5高压型阳离子染料可染料可染聚酯(CDP)的合成(实验室0.5L小釜聚合)

2.1.6高压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的合成(仪征化纤公司300L釜聚合)

2.2机械压膜

2.2.1模版制作

2.2.2切片干燥

2.2.3压膜

2.2.4实验参数设置

2.3薄膜抗凝血性能表征

2.3.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

2.3.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2.3.3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

2.3.4薄膜离子交换后测定凝血时间

2.3.5血小板粘附实验

2.4纺丝实验

2.4.1准备工作一切片粘度测定

2.4.2准备工作-DSC测试

2.4.3准备工作-TG(热失重)测试

2.4.4切片干燥

2.4.5前纺

2.4.6未牵伸丝的机械性能测试

2.4.7后牵伸

2.4.8牵伸丝机械性能测试

2.5纤维织造

2.5.1实验仪器

2.5.2原料规格

2.5.3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置

2.6织物抗凝血性表征

2.6.1织物准备

2.6.2未热处理以及未离子交换的织物的凝血时间测定

2.6.3离子交换织物的凝血时间测定

2.6.4未热处理以及未离子交换的织物的血小板粘附实验

2.6.5离子交换的CDP织物的血小板粘附实验

3.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3.1实验原料性能分析

3.1.1切片粘度测定

3.1.2DSC测定结果

3.1.3TG测试结果

3.2未牵伸丝机械性能

3.3牵伸丝机械性能

3.4薄膜的抗凝血性能表征

3.4.1未离子交换处理的薄膜

3.4.2离子交换处理的CDP薄膜

3.5织物的抗凝血性能表征

3.5.1织物测试数据

3.5.2数据处理及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录用证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聚酯纤维原料进行改性,制备了具有抗凝血功能的聚酯纤维,另一方面研究了聚酯纤维织物织造结构对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在抗凝血改性聚酯合成前期研究基础上,批量合成了经纳米粉体及磺酸盐改性的抗凝血改性聚酯,而后经纺丝,制成具有不同织造结构的纺织品。采用SysmexCA-50凝血仪测定了不同织物的APTT、PT、TT等凝血时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织物的血小板粘附性能。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织造组织结构下,纤维纤度越小,织物抗凝血性能越好;织物结构越紧密,抗凝血性能越差;在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结构中,缎纹织物在一定程度上不易引起凝血;对于磺酸盐改性聚酯纤维织物而言,斜纹的抗凝血性能要比平纹好而对于纯PET织物而言,平纹的抗凝血性能优于斜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