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排螺旋CT检查对大肠癌术前诊断的应用研究
【6h】

多排螺旋CT检查对大肠癌术前诊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螺旋CT检查对大肠癌的临床应用进展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多排螺旋CT对大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 2、探讨4排与16排螺旋CT对大肠癌术前诊断结果的差异性。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16排MSCT检查60例,4排MSCT检查51例)有手术病理结果的非M期大肠癌病例,及18例有肠镜结果的M期大肠癌病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检查前晚口服轻泻剂,检查当日晨清洁灌肠至灌肠液澄清,检查前20分钟肌肉注射654-2 15-20mg,并做好碘过敏试验。检查时由肛门注入约150-250ml 复方泛影葡胺稀水溶液,如对比剂为气体则由气囊连接导尿管从肛门注入约1000-1500ml气体(本研究共10例患者采用气体灌肠法)。采用在患者屏息条件下做中下腹部CT扫描。如病人检查部位包括上腹部,则需检查前半小时口服与上述浓度相同的稀释复方泛影葡胺水溶液300ml以充盈小肠,检查时再口服150ml充盈胃及十二指肠。CT扫描参数采用管球电压120kv,管电流220mA,螺距为1.0,扫描层厚5.0-6.0mm,16排MSCT重建薄层层厚为1.0-2.0mm,重建重叠层厚为0.5-1.0mm;4排MSCT重建薄层层厚为3.0mm,重建重叠层厚为1.5mm。 增强采用自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注入量约90-95ml,注入速率为2.5ml/秒。增强扫描分为动脉期和静脉期,动脉期从注射造影剂后22-26秒开始,静脉期扫描从注射造影剂后70-80秒开始。 图像后处理:所有图像经薄层数据重建后,将数据输入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ui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其中10例采用气体灌肠的病例同时进行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 scopy,CTVL)、表面遮盖(shadedsurface display SSD)及透明显示(Ray sum)技术的图像后处理。 请两位主治以上职称的影像诊断医师,在了解基本临床病史的情况下(除外肠镜结果),综合各种成像方法所得影像资料,对每一位病例进行术前定性及TNM分期诊断,所得诊断结果与手术后所得病理结果相对照。 病变在CT图像上应用TNM法对大肠癌分期,所采用标准如下: (1)T<,0>:螺旋CT扫描无任何异常发现;T<,1>:肠壁局部增厚(>5mm,≤10mm),强化明显,肠壁无明显狭窄为早期病变:T<,2>:局部肠壁增厚(>10mm)并有挛缩,但外周肠壁及脂肪清晰:T<,3>:肠壁外缘不光整,肠腔有狭窄,外周脂肪间隙稍模糊;T<,4>:肠道外周脂肪密度明显增高,可见线样高密影向肠壁外脂肪层延伸。(2)N<,0>:局部未见明显淋巴结;N<,1>:病变局部或肠壁外周3cm以内可见单个或少于3个淋巴结(直径1cm左右),平扫密度高,强化明显;或多个较小淋巴结(直径0.5am左右),但强化明显。N<,2>:病变局部有3个以上的淋巴结,强化明显;N<,3>:肠系膜血管根部可见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强化。(3)M<,0>:无远处转移;M<,1>:发现有肝脏或肝脏以外腹腔、盆腔转移灶者。 淋巴结判定:(1)、形态呈孤立结节样或融合成团块状;(2)、增强后可以见明显(环状)强化。 病理分期标准:根据国际抗癌联盟1997大肠癌分期标准:(1)T<,0>:未发现肿瘤;T<,1>:肿瘤侵及粘膜下层;T<,2>:肿瘤侵及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T<,4>:肿瘤穿破浆膜或进入腹膜间隙或直接侵入其它器官。(2)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1-3个大肠周围淋巴结转移。N<,2>:4个以上大肠周围淋巴结转移;N<,3>:沿血供分布的淋巴结大量转移。(3)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采用SPSS1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及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大肠癌好发部位为直肠与乙状结肠。病变病理类型均为腺癌,以中分化腺癌为多。病变大体形态主要以肠壁局限性增厚和肿块样为主,肠壁增厚型病例病变肠壁增厚值范围约0.5-2.8cm,平均1.4cm,肿块型病例病变大小则差别很大。病例肠腔狭窄程度以环1/2-3/4周狭窄为主。 同一观察病例不同扫描时期CT值数据经配对t检验及相关分析处理,相关系数波动在0.267-0.543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肠癌病变CT值随着造影剂的注入明显提高,动脉期与平扫期比较CT值可增加20Hu单位以上,静脉期病变进一步强化,与平扫期比较cT值可增加30Hu单位以上。病变一般情况的强化方式是均匀强化,但也会因病变合并坏死、出血等情况导致强化的不均匀。MSCT对本组大肠癌病例术前发现病变的敏感性达到了100%,准确性也是较高的,本研究4排MSCT对大肠癌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76.5%,16排MSCT为91.7%,全部111例病例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84.7%;尤其是对T<,3>期病变的术前分期的判断准确率,4排MSCT为88.9%,16排MSCT为97%,全部111例病例为94.2%,要较其它T分期为高。将4排MSCT与16排MSCT的T<,2>分期、T<,3>分期及T<,1-4>分期数据,应用统计学X<'2>检验做统计分析,结果T<,2>分期P=0.376,T<,3>分期P=0.564,4排MSCT与16排MSCT无统计学差异,T<,1-4>分期上X<'2>=4.908,P=0.027,4排MSCT与16排MSCT有统计学差异,16排MSCT要比4排MSCT诊断准确性为高。 MSCT对大肠癌术前判定N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判定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本研究4排MSCT对大肠癌术前N分期准确率为56.9%,16排MSCT为65%,全部111例病例为61.3%,对于N<,0>期的评估相对其它N分期特异性和准确性要高一些。应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分别将4排螺旋CT组(51例)、16排螺旋CT组(60例)及全部病例(111例)术前CT法N分期总计(N<,0-3>)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P<0.020,表明无论4排MSCT还是16排MSCT术前对大肠癌病变的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将4排MSCT与16排MSCT的N分期总计(N<,0+3>)数据做X<'2>检验,所得结果X<'2>=0.769,P=0.380,表明16排与4排MSCT对于大肠癌N分期的判定无统计学差异。 因M期病例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而不行手术治疗,所以本组研究另外收集有肠镜病理结果并有典型远处转移CT征象的病例18例,其中包括10例肝转移,6例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肺内转移,1例右肾及十二指肠转移。无论4排或16排MSCT均可以很敏感的发现大肠癌M期的远处病灶。 多平面重建(MPR)方法是MSCT检查最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可以根据病变走行进行曲面重建得到二维断面图像,可更加直观、敏感的展现病变。16排MSCT较4排MSCT扫描层面可以更薄,可以得到更为多的重建数据,所以16排MSCT的MPR图像较4排MSCT图像更为细腻和清晰。本研究应用4排MSCT对10例大肠癌病人采用气体灌肠方法,以得到三维后处理图像。10例病人三维重建有9例成功。根据对这9个病例的图像分析,可以初步看出三种后处理方法各自的特点:CTVL.图像可以多角度三维直观显示肠腔内病变,并可以通过狭窄的肠腔对病变以远的肠段进行观察;SSD可以清晰的显示肠腔的狭窄情况,可以直观的表达肠道的整体形态;Ray sum相当于SSD图像的透明化处理,可以确定SSD图像中因於曲重叠的肠道而遮盖的病灶,与SSD图像互为补充。 【结论】 1.MSCT对于早、中、晚期的大肠癌病变均可以敏感发现病变。 2.MSCT对于术前T及M分期判定的准确性较高,但对于N分期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3.16排MSCT在T分期的判定上要较4排MSCT准确性高,但对N分期的判定上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4.三维后处理方法可以多角度全面观察病变,但不能做为诊断的基本依据,诊断的基本依据仍然要靠横断图像和MPR图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