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柴绒脱色工艺研究
【6h】

柴绒脱色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文献综述

1.1羊绒的资源与分布

1.2羊绒的加工生产

1.2.1山羊绒针织产品

1.2.2山羊绒粗纺机织产品

1.3羊毛的基本结构

1.4羊绒的结构与性能

1.4.1羊绒的结构

1.4.2紫绒纤维中的天然色素

1.4.3羊绒的物理性能

1.4.4化学性能

1.4.5染色性能

1.5脱色原理

1.5.1过氧化氢的脱色机理

1.5.2还原剂的脱色机理

1.6研究现状

1.6.1紫绒脱色存在的问题

1.6.2本文的研究目的

1.6.3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试验部分

2.1试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2.1.1试验材料

2.1.2试验药品

2.1.3试验仪器与设备

2.2试验方法

2.2.1有色绒脱色

2.2.2脱色绒的染色

2.3测试方法

2.3.1白度

2.3.2泛黄指数

2.3.3碱溶解度

2.3.4强力

2.4.5日晒牢度

2.3.6上染百分率

2.3.7表观深度

2.3.8毡缩球直径

2.3.9手排长度

2.3.1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2.3.11红外光谱

2.3.12双氧水消耗速率

第3章试验结果与讨论

3.1预处理工艺研究

3.1.1预处理助剂对紫绒纤维脱色工艺的影响

3.1.2硫酸亚铁用量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1.3亚硫酸氢钠用量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1.4预处理温度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1.5预处理时间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1.6预处理工艺正交试验

3.2清洗工艺研究

3.3过氧化氢脱色工艺研究

3.3.1高温氧化脱色工艺研究

3.3.2低温氧化脱色工艺研究

3.4还原脱色工艺研究

3.4.1二氧化硫脲用量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4.2还原脱色时间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4.3还原脱色温度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

3.4.4还原脱色工艺正交试验

3.5强力

3.6白度稳定性

3.7脱色对紫绒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3.8脱色对羊绒长度影响

3.9脱色对紫绒表层结构的影响

3.10脱色对紫绒缩绒性的影响

3.11红外分析脱色对紫绒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紫绒的脱色工艺,对紫绒采用预处理—清洗—氧化脱色—还原脱色的工艺流程进行脱色。讨论了脱色对紫绒纤维的强力、表面结构、染色性能、绒长、白度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试验,筛选出了过氧化氢在低温中性条件下脱色紫绒的有效活化剂,并且研究了硫酸亚铁用量、预处理助剂、预处理时间和温度,清洗助剂,过氧化氢用量、氧漂助剂种类及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还原剂用量、脱色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紫绒纤维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脱色后纤维的白度、碱溶解度、强力和白度稳定性来评价脱色效果,得到了紫绒脱色的合适工艺流程。 紫绒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预处理为硫酸亚铁12%,亚硫酸氢钠3.0g/L,70℃,30min;清洗为亚硫酸氢钠2.0g/L,10min;高温氧化脱色为过氧化氢18g/L,复合剂A3.0g/L,65℃,60min;低温氧化脱色为过氧化氢18g/L,焦磷酸钠2.8g/L,尿素2.0g/L,45℃,180min;还原脱色为二氧化硫脲1.5g/L,80℃,30min。 采用优化工艺条件脱色后紫绒纤维的白度为65.13%,碱溶解度为27.43%;日晒稳定级别4级,白度稳定性很高;脱色后纤维的鳞片层表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刻蚀;脱色后纤维的上染百分率、K/S值变化不大;脱色后纤维的中间绒长减小2.5mm,短绒率增加2.54%;红外谱图显示紫绒纤维脱色后,部分官能团受到氧化。

著录项

  • 作者

    王丽娜;

  •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 学科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建明;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102.312;
  • 关键词

    紫绒纤维; 脱色; 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