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生产性能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6h】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生产性能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1.1.1国内外苜蓿产业生产现状

1.1.2国外苜蓿生产的先进性

1.2苜蓿综合性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苜蓿抗寒性

1.2.2苜蓿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

1.2.3苜蓿品质特性

1.2.4苜蓿光合特性

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试验区概况

2.2试验材料

2.3研究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苜蓿不同品种产量性能分析

3.1.1苜蓿不同品种的株高

3.1.2苜蓿不同品种的根颈特性

3.1.3苜蓿不同品种的再生性

3.1.4苜蓿不同品种的产量

3.1.5苜蓿不同品种的群落特性研究

3.1.6苜蓿不同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3.2苜蓿不同品种品质特性分析

3.2.1苜蓿不同品种的茎叶比与干鲜比

3.2.2苜蓿不同品种不同茬次初花期营养成分比较

3.2.3苜蓿不同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

3.2.4苜蓿不同品种的品质特性相关分析

3.2.5苜蓿不同品种的品质特性评价

3.3苜蓿不同品种光合特性分析

3.3.1苜蓿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3.3.2苜蓿不同品种的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性参数的相关性

3.3.3苜蓿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3.4苜蓿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评价

3.4苜蓿不同品种综合性状分析

第四章讨论

4.1贮藏苜碳水化合物对苜蓿再生性的影响

4.2苜蓿产量特性综合评价

4.3苜蓿营养成分对苜蓿消化率和产量的影响

4.4苜蓿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于2004~2006年在内蒙古达旗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沙地草原改良试验站内对国内外引进的15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产量性能、品质特性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评价其综合性能,研究结果如下:1 WL323、肇东苜蓿、巨人201+Z、龙牧801、8925MF和爱菲尼特等品种,根颈收缩大、根颈粗大且入土深、根颈增粗速度快、贮藏营养物质多,越冬再生性较强.苜蓿品种越冬率与根颈收缩、根颈增粗和根部贮藏可溶性糖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分枝数有显著正相关性.2苜蓿再生性能较好的品种具有较快的再生速度,较高的再生强度和再生产量,同时上茬刈割时根颈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巨人201+Z、甘农3号、龙牧801、8925MF、爱菲尼特、WL323和肇东苜蓿的再生性能较强,费纳尔、敖汉苜蓿、德宝和射手的再生性能较差.3 生物产量与株高、单株重、分枝数、茎粗、茎长和侧枝长达极显著正相关,与侧枝粗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正相关.用灰色关联系数法评价苜蓿产量特性,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与茎粗相关性最大,而根颈粗和主枝节间长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小.对15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评价,可以分为四类,巨人201+Z、WL323、8925MF、爱菲尼特和龙牧801生产性能好,费纳尔和德宝生产性能较差.4总的营养价值第一茬苜蓿品质优于第二茬.CF、NDF、ADF是影响CP的主要限制因子.干物质含量对CP的正向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Ca和NFE. CP含量与株高、分枝数、茎粗、茎长、鲜干比和茎叶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与CP、NFE、Ca、干物质含量和消化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CF、NDF、ADF、鲜干比和茎叶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EE、CASH、P含量的相关性较弱.对15个苜蓿品种品质特性的评价,可以分为四类,龙牧801和8925MF品质较优;阿尔刚金、费纳尔和敖汉苜蓿品质较差.5瞬时水分利用率对光合速率的贡献是最大的,蒸腾速率对光合速率的贡献次于瞬时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的贡献处于第三位且为负值,而胞间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贡献最小.光合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率与苜蓿产草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苜蓿产草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对15个苜蓿品种光合特性的评价,可以分为较优、良好、一般和较差四类,其中WL323、肇东苜蓿和8925MF表现较优;费纳尔、射手和敖汉苜蓿表现较差.6各性状指标的关联度依次为Ca含量>NFE含量>干物质含量>再生强度>越冬率>CP含量>鲜干比>CF含量>ADF含量>茎叶比>再生速度>消化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光合速率>茎长>株高>茎粗>NDF含量>干草产量>枝条重>分枝数.综合性能表现较好的品种依次为WL323、巨人201+Z、8925MF、龙牧801、爱菲尼特和肇东苜蓿;阿尔冈金、射手、敖汉、费纳尔和德宝综合性能较低;而综合性能表现中等的为苜蓿王、甘农3号、中牧1号和准格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