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IS支持下北方旱区耕地地力的评价研究——以山西寿阳县为例
【6h】

GIS支持下北方旱区耕地地力的评价研究——以山西寿阳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图表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意义

1.2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1.2.1耕地地力研究和评价的主要工作

1.2.2耕地地力研究方法评述

1.3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

1.4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基本情况

2.1基本概况

2.2自然环境条件

2.2.1气候

2.2.2地形地貌

2.2.3成土母质

2.2.4土壤

2.2.5植被

2.4耕地条件

2.5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章数据资料和方法

3.1基础资料来源

3.2数字化与图形编辑

3.3数据处理

3.3.1栅格尺寸的决定

3.3.2坡度图的生成

3.3.3养分分布图的生成

3.3.4数据库的建立

3.4计算机应用环境和GIS软件

3.4.1计算机应用环境

3.4.2 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第四章GIS支持下耕地地力评价

4.1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

4.2耕地地力的评价方法

4.3评价单元的确定

4.4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4.5权重的确定

4.6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6.1单因子评价模型的建立

4.6.2耕地地力等级的确定

4.7栅格数据评价模式的实现

第五章评价结果分析

5.1耕地地力各等级数量

5.2各等级耕地的空间分布

5.3不同等级耕地利用及改良措施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主要结论

6.2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加强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中国北方旱区主要分布在昆仑山一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17个省的966个县市,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5.4﹪,旱地面积占全国旱地面积的73﹪.同时北方旱区是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农业生产基地,全国85﹪以上的后备土地资源也集中在这里.搞好北方旱区耕地地力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耕地改良利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本文以山西省寿阳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特尔斐法选取了10项因素作为耕地地力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别矩阵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各因素的特点及其对耕地质量影响的构建了隶属函数,利用GIs构建的软件处理平台完成了数据库的构建,利用基于栅格数据评价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了耕地地力综合指数为0.35-0.48,将寿阳县的耕地基础地力分成了六个等级,等级划分的结果客观的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一等地和二等地主要分布在以白马河及其支流为主的丘陵河谷地区,三等地分布于潇河、白马河等河流的二级阶地和相当于二级阶地的地形部位,四等地分布在丘陵地区的梁,坡、峁等地形部位,五、六等地分布在全县海拔1200m以上的山地部位;从面积分布上看,以二等地和三等地为主,占寿阳总耕地的85﹪以上.文章最后针对研究区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了研究区耕地科学利用模式和耕地改良措施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构建软件平台应用于构建数据库,通过参数计算和成果图输出的自动化,摸索出了一套运用GIS技术开展北方旱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有效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