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植被恢复生态用水研究
【6h】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植被恢复生态用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项目研究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生态用水的界定

1.3.1生态用水界定

1.3.2阈值特征

1.4研究内容

1.5研究目标

第二章 项目试验概况

2.1项目区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区域

2.1.2地形地貌特征

2.1.3气候特征

2.1.4土壤特征

2.1.5水资源特征

2.1.6生物资源

2.2社会经济

2.2.1人口与劳力

2.2.2各业生产

2.3项目研究总体方案及处理设计

2.3.1试验设计说明

2.3.2试验方法及试验设计方案

2.4试验流程图

2.4.1技术路线

2.4.2流程图

2.5数据采集与处理

2.5.1数据采集

2.5.2测试方法

2.5.3 TDR的率定

第三章 植被生态系统水分关系特征分析

3.1当地降水特点分析

3.1.1年降水类型的划分

3.1.2特殊年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

3.2土壤含水率变化分析

3.2.1不同植被的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分析

3.2.2八种植物不同处理含水率变化分析

3.2.3土壤含水率与时间动态变化

3.3植被叶水势变化分析

3.4不同植被用水规律分析

3.5小结

第四章 现状生态用水量计算

4.1现状生态用水量计算方法

4.2植被现状生态用水量计算

4.2.1乔木、灌木的现状生态用水量计算

4.2.2人工牧草的现状生态用水量

4.2.3天然牧草的现状生态用水量

4.3治理区域现状生态用水量计算

4.4不同降水保证率情况下生态用水亏缺量计算

4.5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水资源的供给状况。但是,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份额问题,致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论文在已有宏观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内陆河区城域进行研究。从微观方面,在2001~2003年的项目区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水量平衡原理”分别计算八种不同植被现状生态用水,对于生态用水研究的发展是一个丰富与创新,在探讨适宜种植的植被及区域生态用水方面对生态需水研究是一次尝试。为指导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草场沙化退化生态恢复提出科学的证明及理论依据。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探讨人工植被生态系统的水分关系特征;根据试验资料计算八种植被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现状生态用水;通过对当地多年降水资料分析,计算不同降水量保证率下区域内现状生态用水的亏缺量;根据不同区域实测不同类型植被的用水量确定生态用水定额,从而得到人工植被生态恢复用水量,提出沙退化草场适宜种植的人工植被。 通过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试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当年生长季的降水量及其分配情况是决定植被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趋势在同一年份中相似性很强;八种优势植被的生态用水量均在生育期降水量的左右;在无灌溉仅靠大气降水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乔、灌木及牧草的生态用水量受到降水的影响很大;区域内的降水量可以满足植被生育期内的需水量,而且整个生育期内植被没有因受到水分的胁迫而死亡或枯萎,说明该区域内种植的八种植被都适宜,且有利于该区域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这对于区域沙退化草场的治理与恢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