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
【6h】

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2.1.2 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2.1.3 植被净第一性净生产力

2.1.4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

2.1.5 生产函数与灌溉技术进步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研究

2.2.2 农业技术选择研究

2.2.3 农业灌溉技术选择研究

2.2.4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3.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3.1.1 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3.1.2 西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3.2 调研地区概况-县级

3.2.1 研究区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迈阿密模型的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4.1.1 迈阿密模型理论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春玉米测算结果

4.2.2 向日葵测算结果

4.2.3 不同作物不同灌溉方式比较分析

4.2.4 迈阿密模型与彭曼公式计算结果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现状

5.1.1 调研地区技术采用总体情况

5.1.2 调研样本统计特征

5.1.3 农户对技术的获取与认知情况

5.2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影响因素分析

5.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5.2.3 计量检验分析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不同地区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

6.1 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6.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的内涵

6.2.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2.2 案例农户选取依据

6.2.3 典型管理模式介绍

6.3 内蒙古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3.1 内蒙古四子王旗

6.3.2 内蒙古察右中旗

6.4 宁夏黄羊滩农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6.4.1 宁夏黄羊滩农场

6.5 甘肃民勤县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模式

6.5.1 甘肃民勤县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保障

7.1 国际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7.2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7.2.1 国家级

7.2.2 省区级

7.2.3 县级

7.3 本章小结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建立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发展目标

8.2.2 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

8.2.3 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8.2.4 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8.2.5 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匀,与农业发展区域布局严重错位的问题,西北地区水资源尤为匮乏。“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由于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统一尺度比较分析西北不同地区的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分析不同地区农户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驱动因素,对于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西北三省区中甘肃、宁夏及内蒙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典型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及农户访谈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归纳分析全国总体及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演进规律及发展现状。在对我国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进程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调研地区的节水政策演变、农业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自“十五”以来,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呈持续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高效灌溉技术以滴灌推广为主,喷灌和滴灌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主要增长点。西北地区作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和微灌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各省区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历程各不相同,总体在“十二五”期间以微灌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
  第二,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气候生产力模型中迈阿密模型估算调研地区的光温潜力需水量,对采用覆膜滴灌、喷灌、地下管灌、覆膜漫灌及不覆膜漫灌方式种植春玉米及向日葵的节水效果、用水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用水效果评价体系中,调研地区采用不同灌溉方式种植春玉米、向日葵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均呈由覆膜滴灌,喷灌,覆膜漫灌,到地下管灌及不覆膜漫灌递减的趋势。因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高效用水和高产值的“双高”特点,而传统漫灌方式在节水和增效方面具有潜在的提升空间。
  第三,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内部因素,并对差异化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既包括资源禀赋因素也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调研地区农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部因素中,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技术感知有用性和技术服务可得性为正向影响。外部因素的中放水次数、劳动力人均产值、有无配备水库或蓄水池、组织化经营程度的影响显著。放水次数较高、劳动力人均产值高、配套水库或蓄水池、种植规模大、管理模式为国有农场、种植大户、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村集体时有利于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第四,利用案例分析法对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案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建立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分析框架,分析我国西北甘宁蒙典型地区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探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过程产生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需求。得出在组织制度方面,国有农场、国家示范基地村集体以及种植大户在统一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土地规模经营方面,人均耕地面积较高的地区、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的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高,有利于技术推广;在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的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如田间水库或蓄水池是保证建立适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灌溉制度的关键;在政府支持方面,以“项目制”的形式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率较高。
  第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级、西北三省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政策进行剖析,比较各地区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障政策特点及优劣势。借鉴美国及以色列在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科技推广体系、政府财政支持、配套综合集成技术体系、以及节水激励机制等方面经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体系,内蒙古以“项目制”形式为主导的节水增粮推广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效节水灌溉配套水源工程以及甘肃省民勤县的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水权交易制度。得出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规模化组织管理模式是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效果的前提,通过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提供组织保障;教科研一体化的推广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顺利实施的技术支撑;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基础,带动多渠道资金整合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落实的重要措施;配套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持续发展与长效利用的关键;多元化的节水激励政策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未来推广的重要手段。
  根据上述五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提出建立节水效果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因素对作物需水量测算的影响,得到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比较分析的统一尺度,较为公正,且更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广阔,本文将天然降水量作为作物生长用水的组成部分,在迈阿密模型对光温潜力需水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利用百分制比较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较为直观。三是本研究结合调研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典型模式的经验,分析不同地区除自然条件以外的经济社会差异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效果影响,可充实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应用情况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