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6h】

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2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2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血尿代谢的影响

3.3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4.2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血尿代谢的影响

4.3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评价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尿代谢、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探究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氯化铵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增量灌注2×2交叉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每期试验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2头牛接受氯化铵增量灌注(0、150、300、450 g/d),每个剂量灌注1周,对照组2头牛只灌注清水。
  1.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产奶量(P=0.001)、4%乳脂校正乳(P=0.002)和能量校正乳(P=0.002)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降低且二次效应趋近显著;干物质采食量(P=0.0001)、乳脂产量(P=0.003)和乳蛋白产量(P=0.008)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降低;乳蛋白率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升高(P=0.002);乳糖率(P<0.0001)和乳糖产量(P=0.0004)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灌注剂量超过150 g/d时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降低;乳尿素氮含量(P=0.003)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升高。
  2.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血尿代谢的影响。血液 pH值(P=0.003)和尿液 pH值(P<0.0001)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降低;血清氯离子的浓度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升高(P=0.003);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血清钙离子的浓度(P=0.080)有线性降低的趋势而血清镁的浓度(P=0.056)有线性升高的趋势;血清磷酸根离子(P=0.020)的浓度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升高;尿量(P=0.025)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升高;尿中氯离子(P=0.0003)、钙离子(P=0.0009)、磷酸根离子(P=0.016)、尿中尿素氮(P=0.001)和尿氨(P=0.004)的排量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升高;尿中钾离子(P=0.028)和尿酸排量(P=0.015)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降低;血中谷丙转氨酶(P=0.011)、谷草转氨酶(P=0.0004)及谷酰转移酶(P=0.003)的活性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升高;血中尿素浓度(P=0.005)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增加;血中尿酸浓度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线性降低(P=0.046);血中葡萄糖(P=0.081)、肌酐(P=0.084)及间接胆红素(P=0.052)浓度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有线性升高的趋势。
  3.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氯化铵能够显著增加瘤胃氨氮浓度(P<0.0001);瘤胃pH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有线性降低的趋势(P=0.084);氯化铵没有显著影响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0.05);随氯化铵灌注剂量的增加,干物质(P=0.022)和有机物(P=0.041)的表观消化率呈二次曲线升高;粗脂肪(P=0.019)的表观消化率线性升高。
  综上所述,泌乳奶牛的氯化铵日摄入量不能超过300 g,推荐剂量为每头牛每天少于150 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