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生产决策行为适应研究
【6h】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生产决策行为适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称“生态补奖政策”)旨在通过调控牧户减畜以落实禁牧或草畜平衡,进而实现保护与恢复草原的目标。研究以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为背景,选择资源本底和牧户自然资本差异较大的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为调查研究区域,整合牧户访问、卫星遥感、野外试验监测、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指导下,融合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解析了政策实施对牧户生产、牧民生活及草原生态的影响,探明了政策约束下牧户对生产决策、尤其是草畜平衡关系的调控趋向和程度,探讨了牧户放牧超载的决策动机,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 主要结果如下: (1)从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对牧户家庭畜牧业生产的影响来看。牧户作为草原畜牧业生产决策的基本单元,通过调控牲畜数量、经营草地面积和饲草料购买量三个主要途径以调增载畜量,整体维持和提高了牧户投入产出效率及有效生产决策单元的比例。畜产品市场价格攀升与牲畜数量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牧户仍将过度利用草地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为作为维持和提高其收入的主要手段。2014年,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的超载率分别为28.23%、42.62%和116.60%。 (2)从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对牧民生活(收支状况)的影响来看。牧户的生产经营投入总体增长或维持较高水平,同时经营收益也有所提高。2014年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人均经营性纯收入较2009年分别增加21.32%、15.71%和134.46%,经营性收入仍是家庭总收入的主体部分,占比达86%~90%,以补奖资金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占比仅为6.49%~12.44%。 (3)从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对草地生态状况的影响来看。在消除气候波动的影响后,政策实施对草原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可能延缓了草原继续恶化的趋势并减轻了草原生态功能衰减的程度。但随着政策实施时间的推移,其对维持和恢复草原生态的调控能力逐渐减弱,指示应该继续加强政策实施在调控草原利用强度和保护草原生态中的积极作用。 (4)科学高效的草原利用现状评估对生态补奖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放牧生态系统中,相对对照禁牧草地,草原植被牧后剩余率(35%~75%),建群植物的生物量(50%~95%)、高度(50%~95%)、密度(≥85%),群落的生物量(55%~85%)、物种多样性(≥100%),地上净初级生产力(≥100%)可作为政策实施下草畜平衡监测和管理评价的单一或复合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