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分析
【6h】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免耕抛秧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

2.1试验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3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的配套技术研究

3.1不同氮素运筹对免耕抛秧稻的影响试验

3.2不同抛栽密度对免耕抛秧稻的影响试验

3.3不同抛栽叶龄对免耕抛秧稻的影响试验

3.4免耕稻田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3.5水稻免耕抛秧与常耕抛秧栽培病虫发生试验研究

3.6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4.1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应用

4.2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应用的分析

4.3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4.4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附录

附录1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应用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应用情况调查表1-5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该研究对免耕抛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增产机制、配套技术进行了多年多造多点试验研究,并对广西应用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耕抛秧水稻相比,免耕抛秧水稻前期立苗速度较慢,但秧苗根系活力强,根系发达、根总数多、根长,群体透光率高,光合能力强,叶片衰老较慢,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多,经济系数较高,粒叶比较大,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较高,产量高,一般增产4﹪~5﹪,高的达10﹪以上.在免耕抛秧稻的肥料运筹上,适当的增加氮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以增加10﹪~15﹪为好,基肥:蘖肥:穗粒肥=5:2:3较适宜;增加抛栽密度10﹪~15﹪有利于高产,以3.5~4.5叶龄抛栽产量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