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密市经济林产业优势分析
【6h】

高密市经济林产业优势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背景

1.2研究对象

1.3研究目标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1.5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自然资源优势分析

2.1地理位置优势

2.2光热水资源优势

2.3土地资源优势

2.4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文化技术及经济资源优势

3.1高密市经济林简史

3.2专业技术资源

3.3农民经济收入与经济林生产

3.4交通、通信、位置优势

3.5产业优势

3.6国际环境优势

3.7小结

第四章经济林与农业和林业优势比较

4.1经济林与农业比较

4.2经济林与用材效益比较

4.3小结

第五章密市经济林产业现状分析

5.1经济林规模现状与效益分析

5.2经济林产业公共物品供给分析

5.3其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小结

第六章高密市经济林发展策略

6.1发展目标

6.2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经济林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高度结合的树种。在生态建设、城乡绿化、农民增收、劳动力产业内转移方面,经济林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年来(1992-2002)全国平均每年新增经济林面积130万公顷,2002年全国经济林面积2800万公顷,产值1320亿元。但是高密市经济林面积自1995年以来一直呈下滑趋势,产量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也一路走低。自1997年以来全市经济林面积每年减少8.2%。高密是否适宜发展经济林产业?  在自然条件方面,高密属于温带落叶果树带,处于世界最优苹果产区—环渤海湾产区的中心,温度、热量、降雨、日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均适宜北方落叶果树生长,尤其适宜红富士苹果生产。高密发展经济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在文化、经济、技术条件方面,高密市经济林生产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栽培苹果,特别是建国后经历了五次经济林发展高潮,培养了一大批产业素质较高的果农。市镇经济林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共有专业技术职工78人,大专以上学历31人,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23人,技术力量雄厚。2004年全市农民纯收入4228元,发展经济林有资金保障。  在经济效益方面,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测度了高密市各镇街土地在粮食种植业与经济林产业之间配置的比较优势度。南部各镇经济林的土地利用效益比农业生产的利用效益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东西部次之,是高密市经济林主产区;北部比较优势度最低,仍然高于种植业。在林业产业内部。经济林单位土地面积的效益是用材林的4-8倍。经济林在产业关联性、保证粮食安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加劳动力就业等方面都优于用材林。经济林较农业、林业有更高的效益。  高密市经济林产业面临的任务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加强农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经济林产业劳动者;扩大经营规模,实施标准生产,创立经济林产品名牌。

著录项

  • 作者

    王瑞金;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臧日宏;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6.275.2;
  • 关键词

    经济林; 产业优势; 高密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