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皖系白猪选择方法探讨及选择效果分析
【6h】

皖系白猪选择方法探讨及选择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资助、表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言

1.1本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中国地方猪种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1.2.2猪育种中的选择方法

1.2.3小结

1.3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研究背景

1.3.2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试验猪

2.1.2分子试验材料

2.1.3主要仪器设备

2.2试验方法

2.2.1性状测定

2.2.2估计育种值及综合选择指数

2.2.3主效基因或标记的检测方法

2.2.4皖系白猪各世代性能测定和选择实施方案

2.2.5统计分析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皖系白猪的繁殖性状

3.1.1皖系白猪的零世代和一世代头胎繁殖性状的比较

3.1.2皖系白猪一世代和淮猪、长白、大约克的头胎产仔数性状比较

3.2皖系白猪的屠宰胴体性状

3.2.1皖系白猪前三个世代间的屠宰胴体性状比较

3.2.2皖系白猪二世代与淮猪、长白、大约克间的屠宰胴体性状比较

3.3皖系白猪的肉质性状

3.3.1皖系白猪前三个世代间的肉质性状比较

3.3.2皖系白猪二世代与淮猪、长白、大约克间的肉质性状比较

3.4胴体、肉质性状的简单表型相关分析

3.4.1淮猪、皖系白猪、长白、大约克的胴体、肉质性状的简单表型相关分析

3.4.2皖系白猪、长白、大约克的胴体、肉质性状的简单表型相关分析

3.5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试验

3.5.1不同品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测定结果的比较

3.5.2不同方法测定背膘厚结果的比较

3.5.3不同方法测定眼肌面积结果的比较

3.5.4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各测定值、胴体瘦肉率间的简单表型相关分析

3.5.5胴体瘦肉率对A超、B超活体测定性状的回归分析

3.6皖系白猪的体尺性状

3.6.1皖系白猪前三个世代间的体尺性状比较

3.6.2皖系白猪二世代与淮猪、长白、大约克间的体尺性状比较

3.7皖系白猪的心、肺、肝、脾、胰、肾等脏器重和板油、花油重

3.7.1皖系白猪前三个世代间的心、肺、肝、脾、胰、肾等脏器重和板油、花油重比较

3.7.2皖系白猪二世代与淮猪、长白、大约克间的心、肺、肝、脾、胰、肾等脏器重和板油、花油重比较

3.8皖系白猪的消化器官

3.8.1皖系白猪前三个世代间的消化器官比较

3.8.2皖系白猪二世代与淮猪、长白、大约克间的消化器官比较

3.9主效基因或标记多态性及其与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9.1 FSHβ、ESR和HAL基因多态性

3.9.2皖系白猪中FSHβ、ESR基因和头胎产仔数性状的关联分析

3.10皖系白猪的遗传进展分析

3.10.1数据量及结构

3.10.2各性状的遗传进展

第四章讨论

4.1皖系白猪的选择方法

4.1.1基于BLUP估计育种值的综合指数选择

4.1.2主效基因或标记和标记辅助选择

4.1.3肉质性状选择的必要性

4.1.4体形外貌的选择

4.1.5 B超仪的应用

4.2皖系白猪的选择效果

4.2.1遗传进展分析

4.2.2皖系白猪的繁殖性状

4.2.3皖系白猪的屠宰胴体性状

4.2.4皖系白猪的肉质性状

4.2.5皖系白猪的体形外貌

4.2.6皖系白猪的内脏器官性状和板油、花油重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将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估计育种值的综合指数和DNA标记辅助选择方法相结合,应用于皖系白猪的选择,主选目标体重日龄、背膘厚、总产仔数,并在每个世代进行屠宰试验,监测其肉质性状的变化。使用GBS软件估计育种值、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分析遗传进展。检测分析HAL、FSHβ、ESR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FSHβ、ESR基因与产仔数性状的关联分析。总结皖系白猪前三个世代的选择效果。另外,做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皖系白猪的一世代在各性状上发生分离的同时也进行了随机重组,为选择同时具有淮猪和外种猪优点的新品系奠定了遗传基础。通过基于BLUP估计育值的综合指数选择,遗传进展分析结果表明将淮猪繁殖力强和外种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优良基因整合于皖系白猪已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2)初步研究表明皖系白猪中FSHβ基因与头胎总产仔数关联性显著,但若作为产仔数性状的选择标记应用仍须慎重,应继续深入研究。至于HAL基因,皖系白猪二世代中的n等位基因频率为0.11,在皖系白猪中尽快完全剔除n等位基因是有可能的。ESR基因与头胎产仔数性状的关联分析未达显著水平。  (3)屠宰测定表明,皖系白猪二世代的肉质比前两个世代有所改善,并且在PHi和拿破率性状上达显著水平。经过两个世代对皮肤带黑斑个体的大力淘汰,白毛色性状取得了较好的选择效果。以生产性能测定为主、DNA标记和体形外貌评定为辅的选择,对皖系白猪大部分的体尺性状、内脏器官性状等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4)瘦肉率与大部肉质性状相关性显著,且是颉颃的,建议开展皖系白猪肉质性状选择方法的研究。B超活体估测瘦肉率的效果比A超好,建议优先使用B超仪。

著录项

  • 作者

    王重龙;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 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勤;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8.912;
  • 关键词

    皖系白猪; 选择方法; BLUP; DNA标记; 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