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6h】

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田间实验设计

2.1试验目的

2.2试验区概况

2.3田间试验处理水平设计

2.4观测项目和田间取样方法

第三章玉米整翻与粉碎翻耕还田与常规耕作模式的比较

3.1整翻与粉碎翻耕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整翻与粉碎翻耕还田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整翻与粉碎翻耕还田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4整翻与粉碎翻耕还田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5整翻与粉碎翻耕还田的效益分析

第四章玉米秸秆免耕还田与常规耕作模式的比较

4.1免耕还田与其它耕作模式的耕作过程比较

4.2免耕还田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4.3免耕还田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4免耕还田的效益分析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5.1基本结论

5.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田间定点试验和野外辅助调查试验相结合,设置了整翻、粉碎翻耕、清茬、直立免耕等处理,定期取样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硝态氮、铵态氮等指标,同时对土壤酶、有机质、容重等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冬小麦进行考苗和考种。研究结果表明:  秸秆连续还田6年后,整翻和粉碎翻耕处理0~15cm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分别上升了22.12%和14.91%;15~30cm则相应上升了10.09%和10.00%,而同期清茬处理则分别下降了7.76%和5.56%,差异十分显著。秸秆还田还降低了土壤容重。  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无机氮含量。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下降。同时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各处理间C/N接近,比值在5.89~9.33:1之间变化,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均小于15:1。  从6年秸秆还田的产量来看,整翻和粉碎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比清茬增产6.43~31.69%和8.12~22.52%。整翻比清茬处理作业成本降低40.32%,效应提高22.48%,节本增效显著。  本试验在秸秆整株还田的基础上,还新增了直立免耕和粉碎免耕两个处理,探讨了免耕还田方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初步证明秸秆直立免耕还田是可行的,其增产机理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秸秆整株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增加作物产量和农民纯收入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且具有省时、省力、省钱、方便可行等优点,因此更容易为广大农民接受,是一种较佳的还田方式,可在我国北方旱作地区加以广泛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