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荧光假单胞2P24中pcoR基因的克隆及其对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合成基因的调控
【6h】

荧光假单胞2P24中pcoR基因的克隆及其对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合成基因的调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2P24分离自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Take-alldecline)土壤,可以产生多种抗生素,如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iacetylphloroglucinol,2,4-DAPG),氢氰酸(HCN)、嗜铁素、蛋白酶,对小麦全蚀病、番茄青枯病、棉花立枯病等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前期的研究表明该菌株中存在群体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QS)。QS由pcoI和pcoR基因组成。本研究主要对菌株2P24中pcoR基因进行克隆和初步功能分析。 通过PCR介导的方法克隆到851bp的pcoR基因片段,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是QS中luxR基因的同源物。 构建了缺失突变载体p299△R,测序证明其中的pcoR基因缺失了177bp,分别电击转化菌株2P24和2P24△I∷lacZ,并根据两次同源重组的原理筛选到pcoR基因的缺失突变体2P24△R和2P24△I∷lacZ△R。应用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的穿梭载体pRK415构建了互补载体p415-R,通过电击转化互补载体p415-R构建了pcoR基因缺失的互补突变体。 野生型2P24与pcoR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在抗生素2,4-DAPG、HCN、嗜铁素、蛋白酶等次生代谢物的检测、对病原菌的平板拮抗能力的检测以及生长曲线的测定方面均表明没有明显差别。利用琼脂条法检测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Lactones,AHLs)类信号分子,野生型P.fluorescens2P24能产生该信号分子,而pcoR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则丧失了这种能力,而pcoR基因的互补突变体恢复产生信号的能力,说明在野生型2P24中,pcoR基因是信号产生的一个必需的调控因子。对菌株2P24△I∷lacZ及其pcoR基因突变、互补菌进行酶活测定分析,pcoR基因的缺失突变体酶活性最低,2P24△I∷lacZ的酶活性最高,表明pcoR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对pcoI基因的表达起正调控作用。 对菌株2P24、2P24△R和2P24-R进行温室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测定,pcoR基因的突变使菌株2P24的防效降低,而互补菌株2P24-R的防效恢复至野生型水平,表明在菌株2P24中,pcoR基因是调控其生防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