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粉碎与制粒对肉鸡肠道形态和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
【6h】

粉碎与制粒对肉鸡肠道形态和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表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试验研究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两个试验探讨了粉碎与制粒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形态以及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1)研究了粉碎与制粒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288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2×2因子设计,粉碎(粗与细)与制粒(制粒与未制粒)为两个主效应。试验分为两期,共42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制粒显著提高了肉鸡0~21d、22~42d以及0~42d的日增重(P<0.01)、日采食量(P<0.01)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同时,制粒提高了肉鸡19~21d和40~42d日粮的表观代谢能(P<0.01)以及粗蛋白(P<0.05)和有机物(P<0.05)的消化率;制粒也提高了42d肉鸡的小肠绒毛高度(P<0.05)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P<0.05)。另外,与粗粉碎相比,细粉碎增加了肉鸡19~21d日粮的表观代谢能(P<0.05)。这说明制粒可能从提高养分消化率和改善肠道形态两方面提高肉鸡生产性能。(2)探讨了粉碎与制粒对生长鸡消化道食糜体外沙门氏菌存活率和盲肠沙门氏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采用2×2因子设计,粉碎(粗与细)与制粒(制粒与未制粒)为两个主效应。试验共22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制粒显著降低了肌胃(P<0.01)的相对重量,却显著增加了盲肠(P<0.01)的相对重量;制粒显著提高了肌胃食糜的pH值(P<0.01),却降低了盲肠食糜pH值(P<0.05);制粒也提高了肌胃和盲肠食糜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与未制粒相比,制粒显著降低了肌胃食糜体外沙门氏菌死亡率(P<0.01)。然而,采食制粒日粮的鸡的盲肠食糜体外沙门氏菌死亡率较高(P<0.01),盲肠沙门氏菌浓度也较高(P<0.05)。另外,采食粗粉碎日粮肉鸡的肌胃食糜体外沙门氏菌死亡率比采食细粉碎日粮的肉鸡高(P<0.05)。这说明制粒增加了肉鸡肌胃和盲肠感染沙门氏菌的机会,同时也说明肌胃在控制肉鸡消化道沙门氏菌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