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禽副粘病毒2型的血清学调查、M基因序列测定及中国分离株的研究
【6h】

禽副粘病毒2型的血清学调查、M基因序列测定及中国分离株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和附表清单、英文缩写对照表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禽副粘病毒2型(APMV-2)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章采用RACE技术克隆禽副粘病毒2型的未知基因

第四章禽副粘病毒2型(APMV-2)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第五章禽副粘病毒2型(APMV-2)中国分离株的研究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禽副粘病毒2型(APMV-2)是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是养禽生产中的常见病原之一。本研究主要进行了APMV-2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APMV-2的M基因,制备了APMV-2的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开展了对四株APMV-2中国国内分离株的研究。 2003到2005年从包括鸡、鸭、孔雀、麻雀、鸵鸟和鹧鸪在内的6个的禽种收集了9156份血清,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对APMV-2抗体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APMV-2在中国不同禽种的感染普遍存在,鸡、鸭、孔雀、鸵鸟和鹧鸪的平均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2.9%,25.1%,45.8%,47.6%和80.0%。APMV-2在我国不同类型鸡群(SPF鸡群除外)、不同品种鸡群有着100%的感染率。 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APMV-2病毒M基因的全编码序列。对M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PMV-2病毒M基因的大小为1089bp,编码36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9.727kDa。APMV-2病毒M基因与其它副粘病毒M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其中与APMV-6的同源性最高,同源性分别为43.88%和45%。 利用纯化的Yucaipa病毒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得到了一株能分泌APMV-2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代号为1G4A7。对单克隆抗体1G4A7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单抗的IgG亚类为IgGl,轻链类型为k链。腹水中单克隆抗体1G4A7的ELISA效价为106,HI效价为210。单抗1G4A7与其它常见禽类病毒没有交叉反应。 对四株APMV-2国内分离株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分离株病毒的形态学观察、血清学关系和抗原性差异分析以及F基因和HN基因的序列测定分析。电镜观察结果表明,APMV-2分离毒在形态结构上与标准株Yucaipa没有明显的差异,病毒粒子一般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差别较大。采用HI和间接ELISA方法对APMV-2国内分离毒血清学关系和抗原性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APMV-2国内分离株在血清学关系和抗原性关系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国内鸡源分离株与Yucaipa病毒在血清学关系上更为密切。对APMV-2国内分离株的F基因和HN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PMV-2各毒株间F基因和H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很高,个别核苷酸或氨基酸的变异有何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我们还对APMV-2国内鸡源分离株F8和NK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8株病毒可以造成感染鸡气管的组织学损伤,但总体致病性较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