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3S的汉石桥湿地景观质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6h】

基于3S的汉石桥湿地景观质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

1.3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及软硬件准备

2.1汉石桥湿地区域概况

2.2数据的收集

2.3影像数据处理

2.4研究区景观分类系统

第三章汉石桥湿地景观质量评价

3.1相关评价理论概述

3.2评价程序及方法构思

3.3小流域地形、地貌及水文分析

3.4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3.5汉石桥湿地保护区景观质量综合评价

3.6小结

第四章汉石桥湿地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4.1系统概述

4.2系统设计

4.3系统展示

4.4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存在的问题

5.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评价汉石桥湿地的过去、现状,分析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是汉石桥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关于汉石桥湿地的各方面数据并不完备,国内对汉石桥湿地的景观格局与功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等的评价研究还比较少,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并把握汉石桥湿地的发展规律,对同类犁湿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3S技术建立的详尽的汉石桥湿地信息数据库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系统将为湿地管理及今后学者对该湿地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及平台支持。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1.应用Erdas Image 8.3 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获得了1988年、1996年、2004年的研究区景观分类数据; 2.在研究区 1 米等高距等高线数据基础上进行研究区小流域划分,并进行围绕汉石桥湿地的一级研究区地形、地貌及水文分析; 3.对三期一级研究区的6个研究单元进行景观格局指标的计算并分析与汉石桥湿地所处流域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参与汉石桥湿地保护区景观质量评价的指标,并结合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其他指标进行湿地保护区的综合质量评价; 4.建立汉石桥湿地保护区基础研究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桌面及基于网络相结合的汉石桥湿地信息系统。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1988年至2004年的16年间,汉石桥湿地水源补给变化明显,目前的河流水源补给已基本断绝,湿地的人类干扰强度不断增加,湿地排水强度降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汉石桥湿地逐渐退化;通过景观质量综合评价发现,汉石桥湿地保护区的景观质量总体来说逐年下降,较1988-1996年的8年,1996年以后,湿地保护区综合景观质量变化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