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旅游植被景观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6h】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旅游植被景观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及旅游现状分析

2.1自然地理条件

2.2社会经济条件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三章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被格局分析

3.1前言

3.2野外调查与分析方法

3.3研究结果

第四章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物景观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4.1前言

4.2田间试验与野外调查

4.3分析方法

4.4分析结果

4.5理想模式的田园植物景观设计

4.6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物景观开发的风险研究

5.1阴山北麓生态旅游植物景观的环境敏感性分析

5.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被景观开发的生态风险

5.3田园景观环境风险评价

第六章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物景观开发对策研究

6.1发展生态旅游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6.2生态旅游植物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6.3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旅游植物景观开发途径

6.4阴山北麓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

6.5阴山北麓生态旅游事业阶段性发展规划—以武川为例

第七章基本结论和研究展望

7.1基本结论

7.2创新性分析

7.3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在生态旅游日趋发展的今天,一些非工业化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的良好氛围,显示了无尽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已开发的生态旅游区由于现有的管理措施存在缺陷及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大多的生态旅游区开发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植被又是一定地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直接表现,能充分客观地反映其生态环境的质量优劣。因此,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野外调查就如何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与种植结构调整,分析当地生态旅游植物景观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和探索一条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途径,主要结论如下: (1)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被格局分析:大部地区以灌木和草本为主,乔木木只在南部山区的部分阴坡、中北部河滩与村边有小片分布。植被的垂直分布在南部山区较为明显,而在北部丘陵地区则变化不大;植物种类自东向西,白南向北逐步减少;在丘陵地区和山地阳坡的建群种或优势种为旱生小半灌木冷蒿,在放牧强度大重度退化的地段冷蒿数量减少,被卣里香取代; (2)对哈达门森林公园草地的调查显示游客的采集和当地居民的放牧已经严重影响了中低山草甸草原的群落结构;对丘陵干草原的调查显示,坡向、坡位和坡度对丘陵干草原的植被格局有着很明显的影响; (3)作为景观评价指标的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退化物种系数与自然地理因子相关不显著,但与人文地理因子有较大的相关性; (4)选择花冠面积指数作为景观评价指标可以将环境因子与植物景观效果联系起来;同时所选择作物的花冠面积指数与日平均温度、5cm地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并根据气象因子对花冠面积指数及景观花期的影响,将田园景观分为4个等级;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水平、田间管理等)对作物开花时间、花冠面积指数和景观花期都有很显著的影响: (5)阴山北麓属于生态敏感地区,开展以草原景观和农田景观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可以拓宽农民的生计,优化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从而减轻常规种植业和畜牧业对草地植被及环境的压力,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分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境敏感性及旅游开发将产生的生态风险和田园景观风险,为合理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6)提出时空协调法的管理措施,解决生态旅游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同时通过补水播种、覆膜及施肥等农业措施,降低田园景观风险指数,提高田园景观的质量等级; (7)根据武川县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将未来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创建生态旅游产品阶段;配套与提高阶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阶段; (8)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旅游植物景观开发途径:大力发展以田园景观为特色的观光农业;以哈达门森林公园为依托,开发森林景观区、草原休憩娱乐区和廊道林区。 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开发生态旅游,是生态恢复基础上资源的适度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旅游植物景观与环境的关系,不仅为当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在生态脆弱区及自然保护区寻求生态与经济双赢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