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颜祛斑颗粒延缓皮肤衰老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6h】

养颜祛斑颗粒延缓皮肤衰老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上篇文献综述

一、祖国医学对延缓皮肤衰老的认识

1中医抗衰驻颜的形成与发展

2中医学对皮肤衰老病机的认识

3中医学延缓皮肤老化的方法

4中药方剂在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

二、现代医学对皮肤老化的研究概况

1老化皮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现代医学对皮肤老化机制的认识

3现代医学对皮肤老化研究领域的新认识

4现代医学抗皮肤老化的方法

三、抗衰老国内外研究进展

1抗衰老药物研究方法

2抗衰老药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四、中医药延缓皮肤衰老的研究现状

1中药在清除自由基方面的作用

2中药在提高胶原含量方面的作用

3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的作用

4中药在改善皮肤微循环方面的作用

中篇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2供试药品

3主要试剂

4主要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大鼠实验方法

2小鼠实验方法

3数据处理

三、实验结果

1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大鼠皮肤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见表1、图1

2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大鼠皮肤MDA活力的影响见表2、图2

3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大鼠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见表3、图3

4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大鼠血清中IL-2含量的影响见表4、图4

5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雌性大鼠子宫和卵巢重量及水摄取量的影响见表5、6,图5、6

6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大鼠皮肤组织含水量的影响见表7、图7

7衰老大鼠皮肤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8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雌性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见表8、图8

9养颜祛斑颗粒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GSH-Px活力的影响见表9、图9

下篇讨论

1养颜祛斑颗粒的组方原则

2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的可行性评价

3实验结果的讨论

3.1自由基学说与皮肤衰老

3.2交联学说与皮肤衰老

3.3免疫功能学说与皮肤衰老

3.4内分泌学说与皮肤衰老

3.5组织形态学与皮肤衰老

4抗衰老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养有养颜祛斑颗粒抗D-半乳糖所致大鼠、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并初步探讨该制剂抗皮肤衰老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大剂量皮下注射D-半乳糖42天的方法制备亚急性皮肤衰老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六组:空白组、模型组、VE组、养颜祛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选取SD雌性大鼠(2月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1·d-1)造成亚急性皮肤衰老模型,各治疗组每日灌胃给药一次。6周后测定大鼠皮肤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皮肤中丙二醛(MDA)及羟脯氨酸(HYP)含量、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性器官(子宫、卵巢)重量和摄水量、皮肤含水量及组织形态变化。 另取昆明种雌性小鼠(2月龄),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参照前述,6周后测定小鼠皮肤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雌二醇(E2)的含量。 结果:(1)模型组大鼠皮肤和血清SOD活性、皮肤HYP含量、血清IL-2含量及小鼠皮肤GSH-Px活性及血清中雌二醇(E2)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 or P<0.05,与空白组相比),大鼠皮肤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空白组相比),提示造模成功。(2)养颜祛斑颗粒能显著提高大鼠皮肤及血清SOD活性,降低皮肤组织中MDA含量,提高皮肤中HYP含量及血清中IL-2水平;提高小鼠皮肤中GSH-Px活力及血清E2含量,尤以中剂量为最佳(P<0.01 or p<0.05, 与模型组相比),而对大鼠子宫、卵巢、皮肤干重、湿重及水摄取量亦有增加趋势。(3)病理分析:模型组表皮及真皮萎缩,基底膜结构不清,表皮突稀少,真皮内毛细血管消失,胶原纤维断裂,皮下组织疏松。高剂量组及VE组基底膜界线分明,胶原纤维分布均匀,皮脂腺丰满,毛囊较多。 结论:养颜祛斑颗粒延缓皮肤衰老与以下方面有关: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其氧化损伤作用,减少脂褐质的形成与沉积;影响胶原组织代谢;改善内分泌功能,促进性腺机能;增强皮肤免疫作用,减少皮肤疾病的产生;改善老化皮肤的组织结构,恢复其功能,为养颜祛斑颗粒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