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及其升级研究
【6h】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及其升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综述

1.2.2 国内海洋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1.2.3 现有文献评价

1.3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洋经济的定义

2.1.2 海洋产业的定义及其分类

2.1.3 海洋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

2.1.4 海洋优势产业的定义

2.2 海洋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2.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第3章 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3.1.1 海洋区位条件优越

3.1.2 海洋资源丰富

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3.3 福建省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传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3.3.2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3.3.3 小结

3.4 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3.4.1 海洋新兴产业规模太小

3.4.2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3.4.3 海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3.4.4 海洋环境污染未得到控制

第4章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4.1 福建省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4.2 福建省部门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4.2.1 产业结构熵指标分析

4.2.2 偏离-份额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海洋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5.1 福建省海洋优势产业的确定

5.1.1 区位熵指标及计算方法

5.1.2 海洋优势产业的确定

5.2 福建省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

5.2.1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步骤

5.2.2 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及对策建议

6.1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6.2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则

6.3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6.3.1 重点培育海洋主导产业

6.3.2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

6.3.3 发展壮大新兴海洋产业

6.4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6.4.1 合理规划海洋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6.4.2 健全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体制,完善海洋管理法律体系

6.4.3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6.4.4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海洋发展方式转变

6.4.5 借鉴台湾先进经验,深化闽台海洋优势产业合作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产业结构不仅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还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海洋产业结构是海洋经济的中心,通过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提升海洋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福建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作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整体来看发展较慢,仍处于传统、粗放型方式发展阶段,内部结构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制约着海洋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文章以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运用多种方法对海洋产业结构展开研究,提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实现这个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进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文章结构安排共分为七章。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框架和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2章介绍了有关海洋产业结构的概念和产业结构理论等。第3章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认为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海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环境污染等是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章从两个层次来分析海洋产业结构,首先分析了三次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发现海洋第二产业比总偏低;然后重点研究部门海洋产业结构:运用结构熵指标分析其变动情况,发现福建省海洋产业多元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稳定性差;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发现有些重要海洋产业部门比例不合理,竞争力较弱。第5章依据区位熵指标确定海洋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化工业为海洋优势产业;运用灰色关联分析选择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为海洋主导产业。第6章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前三章的分析结果,确立了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提出培育海洋主导产业,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壮大新兴海洋产业,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为升级的方向,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7章是全文的总结、不足之处及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