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远程监护类的移动医疗系统设计研究
【6h】

远程监护类的移动医疗系统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解析

1.3 研究背景

1.3.1 移动互联网

1.3.2 智能产品平台

1.3.3 移动医疗系统

1.3.4 患者需求的转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现实意义

1.4.3 理论意义

1.5 移动医疗系统研究现状

1.5.1 移动医疗设备现状

1.5.2 医疗类手机应用

1.5.3 移动医疗市场概况

1.5.4 移动医疗系统的发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移动医疗系统概念与功能

2.1 移动医疗系统的概念、构成及设计要点

2.2 移动医疗系统的支撑和发展

2.2.1 移动医疗系统的技术和支撑

2.2.2 移动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功能

2.3 移动医疗系统带来的效益

第3章 远程监护类的移动医疗系统设计原则和新问题

3.1 用户认知和期望

3.1.1 患者及家属的关注点

3.1.2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期望

3.2 远程监护类的交互设计要点

3.3 智能硬件的设计要点

3.4 大数据计算和后台管理

3.5 远程监护类的医疗服务模式问题初探

3.5.1 规避医疗风险

3.5.2 对接的权限和程度

3.5.3 建立信任

3.5.4 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第四章 远程监护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展望的讨论

4.1 用户角度分类

4.1.1 孕妇产前后护理

4.1.2 儿童疾病监护

4.1.3 慢性病以及术前术后长期护理

4.1.4 普通人健康和疫病预防护理

4.2 从就医环境领域分类

4.2.1 社区健康中心

4.2.2 医生直接管理病患系统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移动医疗总结

5.1.1 国内医疗目前面临的问题

5.1.2 跨界和学科综合

5.1.3 研究结论

5.2 展望

5.2.1.个性化

5.2.2 社会化

5.2.3 信息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迅速发展为移动医疗提供了机会,文中分析了移动医疗发展的技术成熟必然性和现状;并且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本文以远程监护类的移动医疗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结构和功能需求。分析了集合可穿戴设备、用户移动终端、医疗机构终端、后台数据库的移动医疗服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交互特性和设计要点,对于未来医疗移动设计起到了先行和指导研究性。最后,展望移动医疗的发展新模式和基本服务类别的推广。
  本课题共有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来源以及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通过文献法总结分析了移动医疗的研究现状,包括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类APP和移动医疗系统的发展三个方面展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移动医疗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构建,并分析了移动医疗系统的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三个技术支撑,分析了远程监护类的病症细分和用户细分,最后总结了移动医疗系统带来的社会、医院和民众效益。第三部分以患者体验为中心,关注患者对医疗的需求和期望,总结出他们的几个心理期望,希望能有更专业的治疗护理、更便捷的看病流程、更智能的监护,然后总结了远程监护类交互设计的要点,包括情景、容错、易用、情感、隐私、一致;随后总结了智能硬件的三个设计要点分别为认同、随身和时尚;总结了大数据计算在远程监护类中的应用;基于智能硬件、移动应用和大数据形成的医疗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式的讨论。第四部分,介绍了远程监护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展望的讨论,从用户角度分类可以包括孕妇产前后护理、儿童疾病监护、慢性病以及术前术后长期护理、普通人健康和疫病预防护理,从就医环境领域分类包括社区健康中心、医生直接管理病患系统等。第五部分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相关不足之处。移动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个性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并对后续的设计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