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漫画的揭示性与视觉机制
【6h】

试论漫画的揭示性与视觉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概述

1.3 学术环境和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揭示性的视觉表现

2.1 揭示性的内在机制:抽象与相似

2.2 揭示性的外在表现:夸张、变形和拼贴

2.3 漫画家的洞察力

第三章 连环画的意义区分和演变

3.1 电影化趋势下的当代漫画

3.2 连环漫画的视觉表现机制

第四章 当代漫画的创作矛盾

4.1 漫画的创作目的

4.2 叙事与表意的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文语境下,现有的被称作漫画的作品,按照其发展历史上的初始形态,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表意为目的的讽刺幽默类漫画(caricature),二是以叙事为目的的连环漫画(comics)。这两类漫画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交织又彼此独立,本文所有的问题都要从漫画的这两种初始目的谈起。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漫画艺术的揭示特性,以及它如何通过视觉的手段来表现这种特性。漫画与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始于相似的发现,它使用相似、夸张和变形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向大众展现个体的思考,其趣味和美感都源自揭示的过程。然而现代主流漫画在类电影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其揭示功能受到了忽视,同时以揭示为初始目标的一类漫画正面临着艺术性下降和理解缺失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漫画的表现形式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数字漫画的出现使得漫画与动画、电影等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在这样的环境下,建构起规范的漫画理论,对漫画艺术进行重新理解就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漫画在发展,在流行,同时也在呼唤着人们的理解。本文将以漫画的揭示特征为出发点,对漫画艺术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趣味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漫画基础理论的建构和当今漫画的创作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彭冰洁;

  •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 学科 艺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焕青,吴秋龑;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漫画;
  • 关键词

    漫画艺术; 揭示性; 视觉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