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2型糖尿病肾病及对L-FABP、MDA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2型糖尿病肾病及对L-FABP、MDA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DM诊断标准

2.2 1型和2型DM鉴别

2.3 DN诊断标准

2.4 CKD分期标准

2.5 DN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分组标准

7 健康标准

8 治疗方法

9 益肾降糖饮制备

10.观察指标

10.1 观察指标

10.2 实验室指标观察

10.3 MDA、L-FABP检测

11.中医临床症状观察

12.疗效观察及判定

12.1 临床总疗效

12.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13.统计处理

第二章 结果

1 一般资料的可比性

2 L-FABP、MDA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 L-FABP和MDA对尿ACR、UAER影响多元相关分析

4 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5 糖尿病肾病组与健康组一般资料、L-FABP、MDA水平比较

6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L-FABP、MDA水平变化比较

7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8 临床总疗效评定

第三章 讨论

1 DN流行病学研究

2 现代医学对DN的研究

3 DN的中医认识与研究

4 中医对氧化应激的研究

5 益肾降糖饮的组成方解及部分药物的药理研究

6 益肾降糖饮临床疗效分析

6.1 益肾降糖饮缓解血管氧化应激水平的分析

6.2 益肾降糖饮改善蛋白尿的分析

6.3 益肾降糖饮降低血脂的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DN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表

附表B 临床总疗效评定

附表C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附表D 病人临床观察表

致谢

文献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L-FABP及血MDA水平变化,从而进一步评价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的临床价值,并基于氧化应激水平试探讨其治疗DN、干预血管氧化应激状态、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机制,为益肾降糖饮有效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方法:1、将60例入选的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按简单随机分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2、对照组按《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DN治疗方案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益肾降糖饮(15ml每日2次),疗程60天;
  3、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尿L-FABP、血MDA、肾功能、ACR、UAER等实验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血MDA、尿L-FABP均高于健康组(P<0.01);
  2、两组治疗后HbA1c、FPG、2hPPG、TG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GFR明显上升(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两组治疗后ACR、UAER、TC、LDL、血MDA、尿L-FABP明显降低,治疗组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4、双变量相关分析:血MDA、尿L-FABP之间呈正相关(P<0.01),均与尿ACR、UAER呈正相关(P<0.01);偏相关分析,在控制血MDA的情况下,尿L-FABP与尿ACR、UAER呈正相关(均P<0.01);在控制尿L-FABP的情况下,血MDA与尿ACR、UAER呈正相关(均P<0.01);
  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3.3%,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P<0.01);
  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60%,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P<0.01)。
  结论:1、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尿L-FABP、血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可以作为DN患者早期诊断的检验指标;
  2、尿L-FABP可能直接影响DN病情进展过程,其可能可以作为评价DN病情的独立预测因子;
  3、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改善患者尿蛋白、血脂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4、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临床证候、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的有效方剂,值得推广;
  5、益肾降糖饮可降低DN患者尿L-FABP、血MDA水平,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可能通过缓解血管高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于延缓DN发生发展存在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