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丹瓜方对转基因ApoE--/--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研究
【6h】

丹瓜方对转基因ApoE--/--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

2.2 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

2.3 化学荧光法测ROS

2.4 比色法测SOD

2.5 比色法测GSH

2.6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SRF

2.7 光镜冠状动脉形态观察

2.8 数据分析

3.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摄食量、饮水量、鼠尾长度及右后肢皮温比较

3.3 体重变化比较

3.4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3.5 干预后各组TC、LDL水平比较

3.6 各组ROS含量比较

3.7 各组SOD含量比较

3.8 各组GSH含量比较

3.8 各组SRF含量比较

3.9 各组冠状动脉形态学观察

讨论

1.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选择

2.糖尿病中医辨治研究

3.丹瓜方前期研究

4.丹瓜方对糖脂代谢影响

5.丹瓜方对糖尿病氧化应激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ROS、SOD、GSH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近况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选择转基因糖尿病小鼠,从氧化应激途径出发,通过对ROS、GSH、SOD、SRF等指标的测定,观察体现痰瘀同治法的中药复方丹瓜方对糖尿病鼠机体血糖、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痰瘀同治的丹瓜方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结合,为临床糖尿病中医药用药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1.选取8周龄雄性、体重在(20±0.5)g的C57BL/6J小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不予任何处理。另取同龄、同体重、同属的ApoE-/-小鼠35只,腹腔注射STZ40mg/(kg.d),连续注射3天,诱导糖尿病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2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丹瓜方组、联合用药组(丹瓜方+比格列酮)、比格列酮组,每组8只。分别给药,各组喂以普通饲料,时间为12周。监测血糖、体重、皮温,每2周1次。 2.处理12周后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和血脂。 3.取肝脏及心脏制作匀浆,分别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解剖冠状动脉备光镜观察。以化学荧光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活性氧簇的活力,以比色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以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脏匀浆中血清反应因子的含量。 4.实验数据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血糖与血脂: (1)空腹血糖:干预4周,各组ApoE-/-鼠血糖较前稍有降低,模型组血糖值渐趋升高。丹瓜方组、联合用药组、比格列酮组血糖在第4周以后至第8周有较大的波动。第8周后丹瓜方组和联合用药组血糖值渐趋稳定,吡格列酮组血糖值趋于升势。第12周丹瓜方组和联合组均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吡格列酮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2)糖化血红蛋白: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且都显著低于模型(P<0.01)。 (3)血脂: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仅丹瓜方组TC、LDL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 2.氧化因素: (1)肝脏匀浆中ROS活力测定:丹瓜方组、联合用药组、吡格列酮组ROS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5, 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及吡格列酮组之间有差异(P<0.05, P=0.014)。丹瓜方组与联合用药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98)。 (2)肝脏匀浆中SOD活力测定: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2)。丹瓜方组、联合用药组、吡格列酮组SOD值明显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5, P<0.05)。丹瓜方组与联合用药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36)。 (3)肝脏匀浆中GSH活力测定:正常组与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之间无有统计学差异(P=0.767, P=1.000),联合用药组和丹瓜方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1,P=0.002),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999)。联合用药组和丹瓜方组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4)。联合用药组与丹瓜方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991)。 (4)心脏中SRF含量的表达:SRF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上。①正常组细胞核呈阴性;②模型组为强阳性,细胞核可见密集成片的黄褐色染色颗粒;③联合用药组与丹瓜方组呈弱阳性,可见散在黄褐色染色颗粒。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与丹瓜方组SRF阳性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④吡格列酮组呈阳性,细胞核可见较多的黄褐色染色颗粒,与模型组比较略弱。 3.形态学:①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内膜平坦光滑、连续完整,内皮细胞扁平,结构完整,排列规则,内膜与中膜的弹力板连贯完整。②模型组:冠状动脉可见内膜增厚,断裂不平整,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细胞核变大、直立,排列紊乱,内皮下细胞浸润。③丹瓜方组及联合用药组较吡格列酮组相比较,明显改善糖尿病模型形态情况:冠状动脉内膜大部分无增厚。④吡格列酮组较正常对照组较差,而优于模型组:镜下可见血栓及充血带,冠状动脉内膜损伤粗糙,明显增厚,平滑肌增生,弹力板紊乱模糊。 结论: 1.丹瓜方降糖降脂效果好。 2.丹瓜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3.丹瓜方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陈燕;

  •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苏萍;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转基因; 糖尿病; 小鼠; 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