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肝肝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6h】

乙肝肝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观察方法

2.5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黏膜镜下病变情况

2 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组织病理情况

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

4 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

5 乙肝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Hp感染率

6 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Hp感染率

7 不同程度肝硬化与Hp感染程度的关系

8 非PHG与PHG患者Hp感染率

9 血清HA与Hp感染的关系

第三章 讨论与展望

1 讨论

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乙肝患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特点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乙肝肝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方法:通过电子胃镜观察10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的镜下改变,取组织病理活检观察胃黏膜病理特点,分析肝硬化与胃黏膜镜下改变及病理变化的关系。通过14C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103例乙肝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及与Hp感染程度的关系。同时通过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分析HA与Hp感染的关系。
  结果:10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内镜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为100%,组织病理的镜下改变为100%。胃黏膜病变呈多样性,镜下及病理改变均以萎缩性胃炎为(67.96%-93.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367,P<0.05)。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与肝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341,P<0.05)。健康体检组Hp感染率为33.33%,乙肝肝硬化组Hp感染率为56.3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PHG组Hp感染率为61.18%,PHG组Hp感染率为33.3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组Hp感染率为67.86%,Child-pugh B组为45.45%,Child-pugh C组为35.7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程度肝硬化与Hp感染程度呈负相关(r=-0.199,P<0.05)。Hp阳性组HA为(210.2±197.7) ng/mL,Hp阴性组为(367.3±336.0) ng/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①乙肝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胃黏膜病变,且胃黏膜镜下及病理改变均以萎缩性胃炎为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胃镜病理改变程度均与肝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②乙肝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较高,但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Hp感染率下降,且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与Hp感染程度呈负相关。
  ③PHG患者较非PHG患者Hp感染率低,提示PHG不利于Hp的生长,因此PHG患者不需要抗Hp治疗。
  ④乙肝肝硬化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Hp感染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的进展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肝硬化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