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干预研究
【6h】

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高血压诊断及危险分层

2.2 ABI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2.4 中医单项主要症状评分标准

3.纳入病例标准

4.排除病例标准

5.剔除病例标准

6.脱落病例标准

7.终止病例标准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病例分组

2.药物组成

3.服药方法

3.1 中药制剂

3.2 西药制剂

3.3 两组药物选择

3.4 疗程

4.检测方法

4.1 ABI检测的关键技术

4.2 血液标本的检测

5.观察内容

5.1 疗效性观察

5.2 安全性观察

5.3 观察方法

5.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1.治疗前两组资料比较

1.1 治疗前两组的基线特征

1.2 治疗前两组血压等级分布比较

1.3 治疗前不同年龄段各组内ABI比较

1.4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两组病例完成情况

3.两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3.1 两组治疗前后ABI比较

3.2 两组治疗后改善ABI水平比较

3.3 两组治疗后改善中医证候比较

4.不良反应情况

5.脱落病例情况

第四章 讨论分析

1.动脉僵硬度及其发病机制

2.踝臂指数的原理及其检测意义

3.动脉僵硬度与踝臂指数

4.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因素

4.1 年龄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4.2 基础疾病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5.动脉僵硬度与高血压

6.中医脉络学的生理基础

7.中医脉络学的病因病机

8.气虚血瘀与高血压

9.气虚血瘀与动脉僵硬度

10.通脉颗粒的组方分析

11.通脉颗粒对ABI、中医证候影响

11.1 通脉颗粒对ABI的影响

11.2 通脉颗粒对不同年龄段ABI水平的影响

11.3 通脉颗粒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12.安全性分析

13.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高血压致动脉僵硬度升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中药“通脉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患者干预,观察对其踝臂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通脉颗粒”是否具有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作用。
  方法:筛选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受试者114人,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制剂口服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制剂基础上增加中药通脉颗粒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分别为四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2周末、3周末和4周末时应用血压脉搏测量装置测量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臂指数),观察两组踝臂指数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和影响。
  结果:本研究纳入114个受试者,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脱落率分别为1.75%,3.50%。研究结束时共获取资料完整病例108例,其中男性56例(51.85%),女性52例(48.14%),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吸烟、血糖、血脂、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血压水平及踝臂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ABI水平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年龄段比较,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治疗后各组内比较均能够改善ABI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BI改善水平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66.03%,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改善中医证候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7.27%,对照组50.94%,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试验组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受试者ABI,且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同时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剂量下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学无明显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