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肢阴经刮疗配合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患者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6h】

四肢阴经刮疗配合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患者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防治HDB的意义

2 现代医学对HDB的认识

2.1 HDB的发病机制

2.2 现代医学对HDB的疗法

2.3 HDB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相关

3 中医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

3.1 乳癖的病因病机

3.2 中医治疗乳癖的概况

3.3 刮痧疗法与微循环的改善关系

第二章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治疗组

1.2 对照组

2 观测指标

2.1 疗效判定标准

2.2 疗效评价

2.3 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检测

3 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两组的年龄比较结果

1.2 两组的病程比较结果

1.3 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结果

1.4 两组治疗前血流量比较结果

2 临床总疗效分析

3 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结果

4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量比较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方法的分析

1.1 选经分析

1.2 选穴分析

1.3 血流量检测穴位选取的分析

2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1 疗效研究

2.2 机制的探讨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概况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四肢阴经刮疗配合针刺对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HDB)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在日常生活里操作便捷、可自行护养又有一定疗效的方法。
  方法:
  本研究将48例HDB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肢阴经刮疗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针刺治疗。运用乳腺彩超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症状体征的积分,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
  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91.31%,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疼痛积分、肿块积分及伴随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P<0.01),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HDB均有效果。
  3.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分别为(17.44±7.77)分、(23.48±6.24)分,具有显著性差异(bP<0.01);治疗组、对照组的疼痛积分分别为(7.25±2.49)分、(10.17±3.35)分,具有显著性差异(bP<0.01);治疗组、对照组的伴随症状积分分别为(6.00±3.34)分、(8.61±3.16)分,具有显著性差异(bP<0.01);而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肿块积分分别为(4.19±4.53)分、(4.70±4.32)分,无显著性差异(cP>0.05),说明治疗组对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疼痛积分及伴随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肿块积分与对照组无差异。
  4.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天池穴、神封穴和期门穴的血流量均升高,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a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神封穴的血流量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P<0.01),而天池穴与期门穴的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bP>0.05)。
  5.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天池穴血流量分别为(68.52±27.00) PU、(50.41±30.09) PU,治疗组血流量升高优于对照组(c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封穴血流量分别为(69.82±22.07) PU、(48.23±29.18) PU,治疗组血流量升高优于对照组(c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期门穴血流量分别为(58.30±24.83) PU、(42.24±15.82) PU,治疗组血流量升高优于对照组(cP<0.01)。
  结论:
  1.四肢阴经刮疗配合针刺治疗HDB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不仅可以缓解乳房疼痛,减轻肿块大小,且能改善全身伴随症状。
  2.四肢阴经刮疗配合针刺可加快血流速度,提高血流灌注量,改善乳腺的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本疗法对HDB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