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刀治疗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6h】

针刀治疗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临床研究前期的应用解剖观测结果及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2 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治疗登记表

附录3 文献综述 针刀治疗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附录4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针刀、针灸治疗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针刀治疗该病的疗效情况和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软组织伤病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60例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单纯随机分组,分为针刀治疗观察组和针灸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闭合性手术疗法,依照由本课题前期解剖观测结果所设计的手术入路在臀部按朱汉章小针刀“四步”规程行针刀剥离术,3次为1疗程,针灸组取患侧环跳、秩边、居髎、委中、阿是穴,每日针刺一次,10次为1疗程。使用痛阈测定仪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局部痛阈值,记录患者治疗前及一个疗程后的痛闽值变化,运用病例对照的临床研究方式评估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阈值的动态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结果:(1)针刀组与针灸组治疗前的痛阈值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针刀组治疗前后的痛阈值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针灸组治疗前后的痛阈值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针刀组与针灸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痛阈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针刀组与针灸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痛阈值的总升高幅度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经治疗1个疗程后,针刀组和针灸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差异非常显著(t=2.817,P<0.01);同时针刀组的总有效例数优于针灸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针刀组的治愈例数与针灸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7)两组治疗前的痛阈值和针灸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痛阈值与测得的60例正常人平均痛阈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刀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痛阈值与测得的60例正常人平均痛阈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痛阈值变化明显升高,呈动态变化过程。(2)针刀治疗和针灸治疗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均能使痛阈值升高,改善临床症状,但针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灸治疗。(3)本课题观察表明,痛阈值测量能很好地反映深部痛的状况和疼痛的轻重变化,考虑将痛阈值作为判断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的量化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