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中资私人银行问题研究
【6h】

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中资私人银行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选题及背景

1.2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1.3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3.1 论基础

1.3.2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私人银行的相关理论

2.1 私人银行的界定

2.2 私人银行的相关理论

3 私人银行的流程及要素分析

3.1.私人银行的流程

3.2 私人银行的主要要素

3.2.1 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

3.2.2 私人银行的客户需求

3.2.3 私人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3.2.4 私人银行的营销渠道

3.2.5 私人银行的组织模式

3.2.6 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

4 中资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审视

4.1 中资私人银行发展现状

4.1.1 国内中资私人银行发展所处阶段及特征

4.1.2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趋势

4.2 问题审视

4.2.1 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5 发展中资私人银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5.1 可行性分析

5.1.1 私人银行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

5.1.2 中资银行的独有优势

5.1.3 危机发生后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势

5.2 必要性分析

5.2.1 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

5.2.2 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

5.2.3 推动与公司业务的联动

5.2.4 促进晶牌建设

5.2.5 提升盈利能力

5.2.6 加快金融创新

5.2.7 推动改革和转型

6 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策略与措施

6.1 银行自身发展的策略

6.1.1 强化竞争意识

6.1.2 转变经营模式

6.1.3 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

6.1.4 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并重

6.1.5 加快信息化建设

6.1.6 改革业务组织体系

6.1.7 完善营销体系

6.1.8 提升服务品质

6.1.9 切实加强能力建设

6.2 外部环境的配套措施

6.2.1 加强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力度

6.2.2 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

6.2.3 逐步放松境内居民对外投资的外汇限制

6.2.4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

6.2.5 加强与外资银行的战略合作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私人银行是指专门为高净值资产客户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私密化的高端金融服务,其服务范围涵盖资产管理、信托、投资、资金转移、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百姓财富积累速度加快,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中资私人银行业务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国内私人银行服务目前主要由商业银行提供;在目标客户和准入门槛方面,国内私人银行基本向国际通行做法看齐,客户金融资产要求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在服务内容方面,能够提供的独具私人银行性质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少;在人才方面,各家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内部选拔培训和外部招聘的方式来挑选优秀的人才担任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投资专家等;从发展地域看,国内私人银行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存在一些问题:从银行自身看:业务发展模式模糊、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人才稀缺、信息化程度不够、相对滞后营销体系、发展措施不完备等影响了私人银行的健康发展;从外部环境看: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力度不足、分业经营所带来的业务限制、外汇管制仍然比较严格、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诚信制度缺失等制约了私人银行的发展。
   但我国私人银行发展已经具备可行性与必要性。可行性表现在:首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经济基础已具备;其次,内资银行本身有外资银行不可比的特色。必要性表现在:除了潜在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外,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和业务特点,使得私人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影响。
   基于前述分析和研究,作为中资银行,尤其是比较中型和大型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模式、明确定位、强化竞争意识,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为此,要大力培养和吸引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构建以业务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开发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系列产品和服务,制定科学的市场发展战略,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安全的技术平台;作为监管部门,要继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发展中资私人银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