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6h】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 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中小商业钢籽的霁定

2.2 信用风险及其特征

2.2.1 信用风险

2.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

2.3 信用风险管理

2.3.1 风险识别

2.3.2 风险评估

2.3.3 风险应答

2.3.4 风险控制

3 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3.1 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3.1.1 宏观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信用风险加大

3.1.2 经济转型中的新变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3.1.3 表外衍生产品扩大了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来源

3.1.4 商业银行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3.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与业务的高速发展不匹配

3.2.2 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3.2.3 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3.2.4 风险管理组织不健全,缺乏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3.2.5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不健全,风险揭示不足

3.2.6 信用风险管理高素质人才缺乏,信贷管理人员缺乏活力

3.3 中信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3.3.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分析

3.3.2 贷款担保方式分析

3.3.3 贷款五级分类分析

3.3.4 贷款迁徙分析

3.3.5 贷款损失准备分析

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研究

4.1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4.1.1 专家判断法

4.1.2 Z评分模型

4.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及优缺点分析

4.2.1 KMV模型

4.2.2 信用度量(Credit Metrics)模型

4.2.3 信用风险附加(Credit Risk+)模型

4.2.4 信用组合观点(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5 政策与建议

5.1 加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簟理

5.1.1 努力形成风险管理文化,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培养

5.1.2 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5.2 改善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

5.2.1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5.2.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3 努力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5.3.1 制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

5.3.2 完善数据基础,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5.3.3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现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多,它们既面临着我国大型国有银行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国外一流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加上自贸区成立、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等影响,以及新的监管标准的约束,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希望在剖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主流的风险管理模型和技术,针对性的提出增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与建议,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长久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文一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开篇先简介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接下来是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最后以本文基本框架结尾。此部分引领全文,为下面系统的研究做了充分的铺垫。第二部分是有关理论基础,依次对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特征和信用风险管理等有关理论知识,成为此文研究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先从四大方面概述了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接着按照六个方面解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最后以中信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案列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的信用风险发展阶段、理论和模型,并对这些理论和模型进行优劣对比。第五部分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怎样提升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关政策建议,主要从加强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建设和改善外部环境出发,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保驾护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