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中隐性税收问题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6h】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中隐性税收问题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2章 隐性税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隐性税收的相关概念

2.2 隐性税收的计量模型

2.3 隐性税收的经济影响分析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中隐性税收的影响分析

3.1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分析

3.2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结构下隐性税收的影响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税收的实证研究

4.1 相关假设及数据处理

4.2 计量模型及变量定义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税收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5.3 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名单

附录B 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传统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多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给与高新技术产业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隐性税收的存在,导致优惠政策的最终效果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基于市场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问题展开研究,希冀为未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建议。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隐性税收的研究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理论基础阐述了隐性税收的相关概念和计量模型,并对隐性税收的经济影响展开了理论分析。第三部分分为两个板块,首先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中的隐性税收,进而对这些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进行了分析。测算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结构状况,随后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市场结构下的隐性税收。第四部分实证分析采用了检验非完全竞争市场中隐性税收的方法,并且考虑行业集中度和市场份额等因素,通过对税收优惠的税前当量和企业税前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我国企业承担隐性税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能普遍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让渡的利益并没有达到全部用来促使行业发展的期望。其二,证实了市场结构确实对企业承担的隐性税收有影响。据此结论给出了建议,对于政府,一是建议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二是建议加大对创投企业的优惠力度,三是建议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管理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则建议可以在纳税筹划时考虑隐性税收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