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气候带可能变迁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气候带可能变迁

摘要

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作为全球变暖敏感区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了显著的增温,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有关。与气温相比,青藏高原降水的变化要复杂的多,空间差异性十分显著。而气候要素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气候带划分上,可以用来揭示高原气候带动态变化趋势。但目前关于未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气候带变迁研究较少。本文以英国气候研究中心(CRU)提供1980~1999 年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数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柯本气候分类资料,结合1980~1999 年,2030~2049 年和2080~2099 年3 个时段模拟的高分辨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21 世纪末期高原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比较模拟的不同时段青藏高原柯本气候分类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结合20 、21 世纪末期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数据,分析了21 世纪青藏高原气温、降水的年季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1 世纪末期青藏高原整体升温趋势明显,降水变化差异性较大,年季降水时空分布明显不均。(2)通过对比模拟的20 世纪末期青藏高原柯本气候分类与世界粮农组织提供的柯本气候分类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运用CRU 资料能够很好的模拟出青藏高原主体部分的苔原气候(ET)、青藏高原南部、东部冷温带的冬干冷温气候和高原南部温暖带的冬干温暖气候。(3)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资料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21 世纪中期青藏高原主体的气候区划仍为苔原气候(ET),高原中部的冬干冷温气候c 副型气候区较20 世纪末期增多。(4)21 世纪末期青藏高原主体的气候区划仍为苔原气候(ET),但其分布区域明显减少;青藏高原中部的冬干冷温气候c 副型气候区继续增多,同时常湿冷温气候c 副型(Dfc)气候区较21 世纪中期有扩大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