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2年4月20日北京一次非典型性雷雨过程分析

2012年4月20日北京一次非典型性雷雨过程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探空资料,结合北京地区多种特种探测资料,对北京地区2012年4月20日初雷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诊断分析.2012年4月20日14时至21日06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5毫米,城区平均9毫米.20日08时,贝湖有一低涡东移,北京位于低涡东南部,处于高空500hPa槽前,且与高空槽配合的温度槽落后与高度槽,因此有利于槽的加深,对北京地区出现对流天气提供了较好的中高层动力条件和高空层结条件(冷槽).850hPa暖脊与500hPa冷槽共同构成了一个不稳定层结.江淮气旋北部的偏东暖湿气流北上影响北京,该支偏东风对本次降雨天气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另一方面,在偏东风和地形共同作用下,有利于降水在山前发展,且偏东风在山前的强迫抬升也是触发对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北京降水开始是从北京西南方向有对流单体发展,紧接着对流不断向东北方向传播,这与底层偏东风有很大关系.西南方向的对流发展,其对流单体的出流与偏东风汇合,这种小尺度的风场辐合是北京对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多种实况资料的详细分析发现,本次过程预报着眼点与难点主要为:(1)偏东风与地形的相互作用,西部出现对流单体后,其出流在底层与偏东风辐合抬升,1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41105024激发下游对流发展.(2)当进地面层湿度增加增厚,除了考虑大雾以外,也要关注水汽达到饱和凝结出现降水的可能.(3)系统不强,整层系统配合不理想,数值预报没有明显的预报出来此次降水过程.预报难度大.(4)由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受到地面辐合线扰动后突发对流.这种天气的可预报性相对较小.且强度和位置很难把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